人才交流
您的位置:首页>>人才交流>>人力资源>>正文

20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二)

2007/8/22 14:27:56  电源在线网

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43)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1970),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人类需要层次论学说。代表作:《人类动机理论》。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序,低级层次需要满足后,人将追求高层次需要。

七、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理论(1960)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 Mc Gregor, 1906-1964),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代表作为《企业的人性方面》(1957),提出了著名的X理论-Y理论。

    麦格雷戈称传统的管理观点为X理论,并提出了对人性的假设条件和管理方式,他提出的相对于X理论的则是Y理论。表1是X-Y理论对比分析。

八、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1966)

    福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rick Herzberg),美国行为科学家。主要著作有:《工作的激励因素》,《工作与人性》,《管理的选择: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等。双因素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

    赫兹伯格认为,能对工作带来积极态度.较多满意感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多为工作内容或工作本身方面的因素,这叫做激励因素,比如成就感、同事认可、上司赏识、更多职责或更大成长空间等。能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叫做保健因素,如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

    双因素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是:要重视员工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要使工作丰富化,多方面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求。

九、韦廉大内的Z理论(1981)

    韦廉大内是美国日裔学者,代表作为《Z理论》(1981)。

    Z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信任、敏感和亲密,因此完全可以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原则进行民主管理。

    建立Z型组织的过程是:

    1.培养每个人的正直、善良的品行。

    2.领导者和管理者共同制定新的管理战略,明确共同的经营宗旨。

    3.通过高效协作、弹性激励措施来贯彻执行公司目标。

    4.培养管理人员的沟通技巧。

    5.稳定的雇佣制度。

    6.合理、长期的考核和晋升制度。

    7.岗位轮换,培养、扩大员工的职业发展之路。

    8.鼓励雇员、工会参与公司管理,并扩大参与领域。

    9.建立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全面整体关系。

十、彼德 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1990)

    彼德?圣吉(Peter M. Senge)是美国“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其代表作是《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通过酿造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引领员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调整观念,从而使组织更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是:

    1.全体成员有共同的愿望和理想。

    2.善于不断学习。

    3.扁平式的组织结构。

    4.员工的自主、自觉性管理。

    5.员工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

    6.领导者的新角色改变为设计师、仆人和教师。

↑上一条:核心人才要激励  ↓下一条:20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经典理论(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责任编辑:nansen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 

信息查询

招聘信息 求职信息
工作岗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