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uploadfile/newspic/2007/200703/20070314115716276.jpg
/uploadfile/newspic/2007/200703/20070314115737723.jpg
/uploadfile/newspic/2007/200703/20070314115806853.jpg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EM><STRONG> 随着全球能源环境的恶化、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加,低能耗设计越来越受到厂商、消费者和各国政府的关注,高能效电源设计正在成为影响电子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而自欧盟RoHS实施以来全球相继推出的各种污染控制法规,促使绿色环保的设计思想迅速席卷全球,在电子电器领域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切将给功率器件市场未来带来怎样的变化,不妨先从各大厂家的动作中揣测一二。</STRONG></EM> <P></P> <P align=left><B>安森美:节能,不仅仅是节能</B></P> <P align=left><IMG style="FILTER: ; WIDTH: 150px; HEIGHT: 166px" height=166 alt="" hspace=0 src="/uploadfile/newspic/2007/200703/20070314115737723.jpg" width=150 align=left border=0> “我看到的,是机会。” 安森美亚太区市场营销副总裁麦满权满脸微笑,“安森美十分关注各国政策法规的动态,并积极参与到各种标准制订过程中。每一个法规和标准的诞生对安森美来说都是机遇,因为我们的产品可以满足世界各地最苛刻的标准。”</P> <P align=left> 拥有“节电王”称号的安森美一直走在高效节能的电源设计前列,拥有涵盖PC、无线和消费产品、电源、以及汽车电子等几乎所有电源能效领域的高效解决方案,如其不断推新的GreenPoint™参考设计系列符合从能源之星、欧洲高能效电器组织到美国1 W待机能耗的总统令和日本Eco标章计划的最严苛要求。 </P> <P align=left> “《Business Week》曾使用一个燃烧的地球作为封面,寓意现在global warming(全球变暖)的问题已经从YES or NO转变为Mild VS Severe。”麦先生讲到,“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安森美有责任协助客户为最终用户提供更高效能的电源。一个高效解决方案最直观的好处是能够协助客户满足政府降低能耗的法规,同时降低最终产品的成本和体积;另一方面,更高的能源效率意味着最终消费者电力开支的减少,对电力的需求减少进一步来讲就是发电厂的减少,从而缓解地球所面临的能源和环境恶化压力。将节能进行到底,这不仅是安森美的努力方向,也是全世界共同的努力方向。”</P> <P align=left> <IMG src="/uploadfile/newspic/2007/200703/20070314115806853.jpg" align=right border=0>“另一方面,现代的集成电路需要更高的工作频率和更小的封装。因此电子系统要承受更大的ESD冲击,ESD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许多应用中有效的ESD保护不能完全集成在IC之中。这就给我们的分立器件带来了新的机遇。安森美的ESD二极管与多层可变电阻相比,具有更好的钳制性能,更低泄露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安森美汽车及电源管理产品部全球销售及市场总监郑兆雄介绍,“在2007年,我们将陆续推出多种封装的ESD保护器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P> <P align=left> 在安森美启匙方案进度中,07年将陆续在慕尼黑、San Jose、芝加哥和中国设立新的解决方案工程中心,以满足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要求。“现在的电源设计与几年之前有了很大不同,客户都力求推出有 自己独特性的产品,而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大幅缩短,因此以前根据资料手册来独立设计电源的方式通常不再可行。”麦满权表示,“我们与客户的关系已经超过了 传统的技术支持概念,我们的工程师需要和客户一起共同开发。通过与客户的紧密合作,我们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客户需求,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客户需要,开发出更能满足客户需求的电源方案。”</P> <P align=left><B>Zetex</B><B>:我们与照明一起革命</B> </P> <P align=left><IMG src="http://www.cps800.com/uploadfile/newspic/2007/200703/20070314115716276.jpg" align=left border=0> “原始人钻木取火是人类照明领域的第一次革命;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泡是照明领域第二次革命;而白光LED则凭借其寿命长、节能环保的特性,从多种节能光源中脱颖而出,必将引发人类照明的第三次革命。” Zetex首席市场总监罗国威介绍,“对于Zetex,LED驱动也将成为一次业务系统的革命。我们06年全年销售收入达到1.24亿美元,2010年预定目标为3亿美元, LED驱动将成为我们达成目标的重要砝码,作为业务重点之一进一步扩大其在公司整体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P> <P align=left> “LED 的应用领域包括众多已有及新兴应用,如建筑照明、工业应用、汽车照明和日常照明等。其中汽车业是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如德国奥迪已于2004年在A8汽车中率先采用LED车头灯,很多中端汽车也纷纷采用LED阵列作为刹车灯和转向指示信号灯。”Zetex亚太区销售副总裁李锦华特别表示,“我们也将努力在此领域进行突破,比如我们刚刚推出的新款LED 驱动器ZXLD1360和即将推出的ZXLD1362都特别适合汽车应用。”</P> <P align=left> “Zetex全线产品都已经顺利完成无铅转换,完全符合欧盟RoHS要求。”谈及刚刚生效的中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时李锦华表示,“中国RoHS对公司销售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也不会给客户带来成本的增加。”</P> <P align=left> 另外,罗国威介绍说,Zetex已于去年在深圳设立办事处,并有多名应用工程师可以为大陆客户提供参考设计。运作模式已由过去单纯的提供元件变成提供全套LED驱动解决方案。</P> <P align=left><B>Power Integrations</B><B>:下一站LED</B> </P> <P align=left> 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将逐步禁止销售白炽灯泡;同时提议实行白炽灯禁止令的还有美国加州、新西兰、德国、瑞士……</P> <P align=left> 另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照明灯具制造国和出口国,产品市场遍布全球,拥有广阔的销售渠道。</P> <P align=left> “把这些信息放在一起,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LED照明市场的诞生。”PI模拟产品主管 Nazzareno Rossetti说到,“虽然目前荧光灯仍占据节能灯具主流,但其灯管含有少量的铅、汞或镉等有毒材料,需要特殊方法进行处理,必将会被LED所代替。”</P> <P align=left> “如用LED 灯泡替代白炽灯,需要电子电路设计更加小型化. LED灯泡的设计需要把一个电源装入紧凑的标准的螺口基座内.我们的SO-8封娤的<I>LinkSwitch</I> ICs 在这一新兴的应用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Nazzareno介绍,“我们的超小型电源产品参考设计套件能为工程师提供一个能放入LED 灯泡插座内的功率电源电路,并且确保用来替换白炽灯的LED灯泡电源产品满足电磁兼容标准要求。”</P> <P align=left><B>本土企业:我们一直在进步</B></P> <P align=left> 长运通等原分销商已经跨过向生产原厂转型的阵痛,成功地解决三个问题:朝什么方向转型、如何转型和怎样打开市场,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蓝海”。</P> <P align=left> 昂宝电子新颖的绿色引擎™专利技术被应用在其大部分IC中,面向消费电子中大批量、低成本的替代应用。已经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成都启达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自主开发的“Green-Power”技术,也开发了一系列绿色节能AC/DC电源控制芯片…… </P> <P align=left> 现阶段国外厂商仍凭借着技术资金实力在高端产品中占据优势地位,但在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和越来越多的人才海归环境下,中国本土厂商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需要的只是更多的时间来证明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