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11月14日,位于美国华盛顿市的世界观察研究所向媒体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报告《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动力:可再生能源的功能》。该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可能有15%来自可再生能源,甚至超过这一目标。如果中国继续致力于能源供应多样化,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可能提供中国30%以上的能源需求。 </P> <P> 该报告由世界观察研究所驻北京研究员马天瑞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俊峰合作撰写。“政府在政策制定上的远见配合企业界的智慧,正促进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马天瑞认为:“中国正日益成为可再生能源制造业的世界领袖。” </P> <P> 2006年,全球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超过500亿美元,2007年中国在该领域的投资额预计将超过10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中国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尤其迅猛,2006年中国风机和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双双增加一倍。中国在未来3年内将赶超欧洲、日本和北美的太阳能及风能制造商,中国目前已经主导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小水电市场。 </P> <P> “中国本土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正在结合,引导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李俊峰认为。“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起到了有力的榜样作用,同时也降低了世界各国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使其能够与化石能源竞争。” <BR> <BR> 这份报告还分析了目前中国的能源需求和能源供应情况。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和能源消费需求的飞速增长,尤其是煤炭和石油需求,迫使中国采取各种措施使能源供应多样化。报告指出,中国目前80%的电力来自火电,而电力需求在2000年到2006年间增长了一倍。火电比重过大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环境以及公众健康。举例来说,中国只有少数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了欧洲标准。火电还产生了水银等大量有毒金属,在各地的水体和土壤中不断积累。此外,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目前仅次于美国,然而中国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只有美国的1/6。中国只有800万千瓦的核电,即使加上未来几十年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核电也很难提供超过5%的电力。 </P> <P> 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托弗·弗莱文盛赞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他说:“政策大力支持的大胆目标,加上企业界的精明头脑,中国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将会很快超过许多发达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 </P> <P> <STRONG>背景链接: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具体成就 </STRONG></P> <P><STRONG> </STRONG>《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动力:可再生能源的功能》报告具体介绍了中国在风能、太阳能光伏、太阳能采暖、生物质能发电和生物燃料方面取得的进展,内容包括: </P> <P> 风力发电技术在中国增长最快,2006年中国的风力发电能力翻了一番。截止到2007年,中国有4家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的本土风机制造商、6家大型外国风机制造商以及40多家厂商积极发展样机并参与风机制造。 </P> <P> 太阳能光伏业产能在2005年仅有350兆瓦(MW),2006年超过1000兆瓦,2007年预期达1500兆瓦。随着数家中国公司的高调上市,有几家市值已达数十亿美元。 </P> <P> 太阳能热水系统发展迅速,运行保有量从2000年的3500万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末的1亿平方米。仅2006年,中国就新增了2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正日益受到消费者欢迎。中国厂家的生产成本只有美国和欧洲的1/5到1/8。 </P> <P> 中国农业废弃物每年可以生产800亿立方米的沼气,远高于政府制定的2020年年产440亿立方米的目标。中国目前生物质能发电能力大约200万千瓦(2GW),主要来自以甘蔗废弃物为原料的热电联产企业。 </P> <P> 2006年全球燃料乙醇总产量370亿升,主要由美国和巴西生产,中国燃料乙醇总产量大约10亿升。由于玉米价格上涨,加上对粮食供应安全的担心,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暂停。目前正大力发展高粱、木薯和甘蔗做原料。中国燃料乙醇生产的大发展,主要取决于纤维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技术的未来发展。专家认为该技术在未来10年内会实现商业可行性。<BR> <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