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近年来,铅酸蓄电池技术的不断提高,已成为广泛使用的化学电源。同时,铅酸蓄电池业的发展对其所配套的产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与这些行业一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铅酸电池仍然是军用和民用工业、交通运输装备等重要的电源装置,特别是汽车用蓄电池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发展铅酸蓄电池业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短缺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符合循环利用的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P> <P><STRONG>国内汽车用蓄电池市场发展</STRONG> </P> <P> 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给蓄电池行业带来了空前的机遇。预计2010年汽车产量将达1024万辆,汽车保有量将达6907万辆。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汽车动力总成需求量大幅增长,汽车蓄电池的产量年均递增达到18%左右。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带动了汽车蓄电池市场快速发展,同时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提高,对蓄电池的整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用铅酸蓄电池的用量迅速增加,大约占整个铅酸蓄电池用量的80%。而且随着今后汽车保有量的继续增加,预计汽车蓄电池的增长将突破过去8.33%的年增长率。产品以阀控式铅酸与免维护式蓄电池并存。与其它类型电池的增长相比属于稳定增长型,重点放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性能上。 </P> <P> 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环境的考虑,早已限制铅酸电池制造业在本国的发展,转而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采购。汽车业巨头在国内纷纷投资建厂的同时,国外蓄电池生产商,如:江森控制公司、艾诺斯(ENERSYS)等著名企业也都已进入我国进行生产活动。汽车业内人士表示,江森VARTA品牌的引入,将解决高档车消费者的需求,为高档车配套高品质蓄电池。其它有西恩迪等产品也进入了中国市场。因此,可以说汽车用铅酸电池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P> <P> 由于铅酸蓄电池具有成本低、产业化发展成熟等优势,在近期国家产业发展中仍将占主流地位,而且由于其成本优势,中期也将仍占有一席之地。长期来看,在不需要高重量比能量的用途领域还将继续存在占据重要地位。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体系。 </P> <P> 目前我国正逐渐缩小与国外技术的差距,掌握了蓄电池产品的部分核心技术,并且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市场。随着国际蓄电池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中国已经成为蓄电池的主要生产基地。再加上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大型蓄电池企业达到了相当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例如:在第十届欧洲蓄电池会议上,有关中国制造业方面的会议议题在增多,而且铅酸蓄电池制造产业在向亚洲转移,亚洲的重点又在中国。中国对蓄电池产业的影响越大,在世界电池产业中的作用也就越大。 </P> <P> 由于我国一些蓄电池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其原有主要应用领域,如汽车用、摩托车用的数量在增长,而且也在不断扩大新的蓄电池使用领域。在我国电池行业“十一五”发展目标规划中,到2010年铅蓄电池的发展目标为6679.2万千伏安时(kVAh)。年均增长速度为8%。 </P> <P> 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断加大,我国已成为最大的铅酸蓄电池出口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国内铅酸蓄电池总产量达7065万kVAh,销售额约350亿元。2005年铅酸电池出口额就达到了8.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40%。出口量、出口额分别以40%和35%的年速度递增。“十五”期间,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对约40家铅酸蓄电池骨干企业统计结果,2005年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产量达到2001万kVAh (约2152万只),较2000年1188万kVAh(约1277万只)增长了68%。例如风帆公司,2000年起动型铅酸蓄电池产量为275.66万 kVAh,2005年为543.92万kVAh,增长接近100%。还有一些小型企业,其增长速率也很快。 </P> <P> 我国过去10年电池总产量平均增长远高于欧、美、德等发达国家。其中汽车型蓄电池增长8.33%。 </P> <P> 随着我国汽车产量、保有量的不断增长, 使蓄电池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汽车起动型铅酸蓄电池产业处于增长期,起动蓄电池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预计未来十年将以较快速度增长。 </P> <P><STRONG>蓄电池企业发展特点</STRONG> </P> <P> 蓄电池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促使行业发展加快,蓄电池生产企业数量增多,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企业运用竞争手段扩大市场份额,产业上升。我国铅酸蓄电池的需求以每年15%~40%的速度增长,产量连续多年超过3000万kVAh。催生了蓄电池企业急速增多,各类型蓄电池生产企业由当初的几十家发展到目前的 2000多家。 </P> <P> 目前,国内大多数蓄电池生产厂的设备利用率已经超过了90%,有的甚至达到了100%。如,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风帆公司已将产能提高了15%。另外,还对生产技术进行升级换代,并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测试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技术改进主要集中在功率更高免维护的高端SLA(密封铅酸电池)产品上。扬州华富实业有限公司在扩大产能的同时,研发重点是轻量和高容量SLA电池,具有更快的放电速度和较长的寿命等等。以风帆、骆驼、统一和万里为代表的汽车用蓄电池企业产量稳步增长,起动用蓄电池产量分别达到了544万、196万、230万和52万kVAh,其中风帆的产量占行业总额的27.2%。 </P> <P> 近些年,通过兼并重组,蓄电池企业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一些大型企业发展迅速,产业集中度达到40%以上。上世纪90年代蓄电池行业开始了资产重组与兼并收购。南都蓄电池公司与舟山蓄电池厂实行资产重组,成功地将舟山蓄电池厂变为南都公司密封式蓄电池的又一生产基地之一。紧接着哈尔滨光宇集团公司兼并安图蓄电池厂,改制后成为光宇延边蓄电池公司。2003年哈光宇集团公司与沈阳东北蓄电池股份公司达成企业重组协议,哈光宇入主沈阳东北蓄电池股份公司。 1999年,北京蓄电池厂被北京首创集团收购。在大型的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又一支突起的力量是大量的民营企业。2003年浙江灯塔集团股份公司被浙江卧龙集团收购,改制后更名为浙江卧龙灯塔蓄电池公司。这是蓄电池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特点。另外新型蓄电池企业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P> <P> 铅酸蓄电池出口退税政策2006年被取消,对铅酸蓄电池产业出口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一部分靠出口退税赚取利润的企业濒临破产和倒闭。在目前国际大电池厂商在买方市场居于优势下,出口退税的取消,将使蓄电池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以及蓄电池行业的重新洗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