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近年来,<STRONG><A href="http://www.cps800.com/news/19640.htm" target=_blank>新能源汽车</A></STRONG>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刚刚过去的上海国际车展,新能源汽车更是赚足了风头,在总面积达17万平方公尺的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各个展馆,“EV”(纯电动技术)和“Hybrid”(混合动力技术)的宣传横幅与车身标识无所不在。不只外资和合资公司展出多款新能源汽车,中国自主品牌也不甘示弱,试图以新能源车的研发与国外相对成熟的汽车技术抗衡。 <BR> 从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车无疑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STRONG><A href="http://www.cps800.com/news/18292.htm" target=_blank>燃料电池</A></STRONG>汽车(FCEV)。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是新能源汽车最主要的部件,而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利润最集中的部分,投资新能源动力电池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BR> <BR> <STRONG>新能源</STRONG><A href="http://www.cps800.com/news/12822.htm" target=_blank><STRONG>汽车电池</STRONG></A><STRONG>现状</STRONG> <BR>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业巨头遭受重创。为获重生,车企一方面通过裁员减产、出售资产等断臂求存,一方面都不遗余力地发展新能源汽车以挽颓势,我国到2012年新生产汽车中有10%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目标更是鲜明。 <BR> 新能源汽车未来逐渐替代传统汽油车已成为各国发展汽车产业的共识,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则更被企业和投资者看好。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最佳的过渡产品,但纯动力电池汽车是未来发展方向,核心技术在电池技术上的突破。当前许多知名的汽车制造商都致力于开发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如美国福特、克莱斯勒,日本丰田、三菱、日产、韩国现代、法国Courreges、Ventury等。而国内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奇瑞、力帆、中兴等车企也纷纷在自己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中搭载动力锂电池。 <BR>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起步虽晚于欧美日,但发展非常快,在<STRONG><A href="http://www.cps800.com/news/19440.htm" target=_blank>动力电池</A></STRONG>的研发上也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国家863计划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等单位参加了该项目,分别开发了EV和HEV用两类动力电池,其中一些单位已采用了安全的锰体系正极活性材料。“十一五”、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又对HEV、PHEV(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CV(燃料电池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和电池的研发给予大力支持。 </P> <P><STRONG> 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瓶颈</STRONG> <BR>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前景良好,但目前市场化仍然偏低,离真正产业化尚需时日,而且,动力电池企业要真正做大做强,还要经受产业规模化、大比例研发投入和国外巨头挤压的考验。中投顾问汽车行业分析师李胜茂指出,动力电池要想在短期内大规模商业化还不现实,原因主要有: <BR> 一是生产成本高。目前电动车使用的动力电池组的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二分之一。一款成熟的电动轿车按整备质量1.5吨、最高时速130Km/h,一次充电续驶里程200Km(60Km/h等速)来计算,所需的锂电池(76AH、工作电压320V)将重达350Kg,仅仅电池的价格就大约在10万RMB左右。即使在电池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汽车公司,对外也承认他们的双模电动车要比现有的同级别车型价格高出7~8万元。那么有多少消费者愿意花15万去买一款相当于夏利的动力的紧凑型车呢?这正是全世界电动车无法形成气候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尚无一种高性价比的电池能够同时满足电动车产业化的性能与成本需要。 <BR> 二是存在不少技术瓶颈。除了快速充电问题很难解决外,电池在不同的气候、路况及工况下运行时,电池的各种性能不稳定,其结果将造成电动车整车性能(车速、加速性、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不断下降。例如,电动空调的耗电功率在3~4kw,一般开启空调,电动车的续驶里程至少要减少三分之一,换言之,原来能行驶90公里的电动车,当使用空调时最多只能行驶60公里。 <BR> 三是基础设施配套几乎为零。电动汽车商业化的基础设施包括充电站网络、车辆维修服务网络、多种形式的电池营销、服务网络等。投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需要花费巨额资金。在一个城市内至少要建设十几个到数十个公用充电站,才能满足市区内的出租汽车、私家车、商务车快速充电的需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