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新标准包括《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新标准包括《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5项,该标准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P> <P> 据中电联标准化中心副主任刘永东介绍,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自2013年启动以来,成立了涵盖充电设施企业、电网企业、电池企业、汽车企业等在内的联合工作组,仅《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一项就面向社会公开进行了两轮意见征询,收到700多条有效反馈。 </P> <P> 在安全性方面,为保证充电时对<A href="http://www.cps800.com/news/57619.htm"><STRONG>电动汽车</STRONG></A>以及使用者的安全,有效避免发生人员触电、设备燃烧等事故,新标准增加了充电接口温度监控、电子锁、绝缘监测和泄放电路等功能,细化了直流充电车端接口安全防护措施,明确禁止不安全的充电模式应用。 </P> <P> 在兼容性方面,交直流充电接口型式及结构与原有标准兼容,新标准修改了部分触头和机械锁尺寸,但新旧插头插座能够相互配合,直流充电接口增加的电子锁止装置,不影响新旧产品间的电气连接,用户仅需更新通信协议版本,即可实现新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能够保障基本的充电功能。交流充电占空比和电流限值的映射关系与国际标准兼容,并为今后交流充电的数字通信预留拓展空间。 </P> <P> 经过逾两年的修订,此番新国标的出台对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使我国电动汽车直流接口、控制导引电路、通信协议等国家标准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成为世界4大直流充电接口标准。 </P> <P>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和充电基础设施广泛布局的初期,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效避免因充电设施与车辆不兼容问题可能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方便电动汽车用户使用,促进我国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P> <P> <STRONG>准细则待完善 </STRONG></P> <P> 标准出台,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如何执行?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标准制定牵头单位之一,国电南瑞南京用电技术分公司副总经理倪峰是标准制定重要参与者,他认为标准只是一把尺子,尺子的使用方法还在编制中。倪峰说:“前一段时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已经开展了互联互通的测试工作,这仅仅是初始阶段。目前,各个实验室也都在进行准备工作,例如检测环境、设备还在进行搭建和准备过程中。” </P> <P> 即使相关测试准备工作完成,企业是否真正能够执行,也需要相关配套政策进行约束。要想新标准真正得到应用,需要出台类似强检政策,例如,将新标准纳入相应的法规政策中,在获取政府补贴或车型上公告时,要求必须通过相应检测等,以保证新标准得以贯彻执行。实际上,目前相关政策还未将新标准引入,想要真正落实恐怕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P> <P> 除了细则不完善,企业对标准的理解是另一个决定标准能否真正落地的关键因素。新标准宣贯要到位。 </P> <P> 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永东反复提到一个问题,对新国标要准确理解。“我们发现企业对第一版国标认识不够深刻,”刘永东表示,“第一版国标虽然有不完善的地方,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企业没能重视国标、不理解国标的含义,导致车桩不兼容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正确理解条文内容非常关键。 </P> <P> “2011版的国标实施时,确实有企业不按照标准执行的情况,这不仅是不理解的问题,更是不重视的问题。”记者采访倪峰时,他表示,目前新国标已经发布,这一问题应该得到重视,“标准执行需要各方面一起努力,标准制定方有义务将内容阐述得清晰明白,企业也需要依照标准认真贯彻执行。” </P> <P> <STRONG>设备升级改造需要过渡期 </STRONG></P> <P> 既然是新版标准,必然和老版存在很多差异。新标准下需要改动的地方颇多,不仅包括软件还涉及硬件,其改造成本自然不菲。“电子锁、设备内部的电路等都需要调整,若对老的充电桩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成本就会很高。”,普天新能源彭博认为,“目前国内对充电设施没有太多的补贴政策,只能依靠企业自有资金进行整改,短期集中整改压力会很大。” </P> <P> 在彭博看来,充电接口统一难以一蹴而就,或许需要1年左右的过渡期,充电设备的情况相对比较复杂。由于建桩时间的不同,近期建设的设备也许尚可升级,新能源汽车推广初期建设的设备或许已经不适合升级,不同情况要分别对待。<SPAN style="FONT-FAMILY: Webdings"><</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