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据悉,在氢能源汽车整车生产方面,目前园区内相关生产厂房已完工,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000辆氢能源汽车生产能力,成为国内最大氢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同时,作为园内企业之一,飞驰客车生产的首批28辆氢能源客车将于今年9月上路,其中15辆计划下半年投入佛山,开通全国首条氢能源城市客车示范推广运行线路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行驶3000公里,只需要两公斤燃料。哪种燃料具备如此强的性能呢?”18日下午,由佛山对口帮扶云浮指挥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联合主办“第一元素”发片会暨圆桌论坛在北京举行。该片全长20多分钟,在国内率先对氢能源产业的发展及运用进行了阐述,引来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近20家媒体关注。 </P> <P> 论坛现场,以氢能产业为主导的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下称“产业园”)成为焦点。佛山市委常委、佛山对口帮扶云浮指挥部总指挥许国透露,首批量产的28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将于今年9月底在佛山、云浮两地投入运营。同时,园区内氢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厂房也已完工,预计5年内可形成年产5000辆氢能源城市客车生产能力。 </P> <P> <STRONG>将建国内最大氢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STRONG></P> <P> 近年来,佛山积极帮扶云浮发展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并在氢能产业超前进行全方位战略布局。经过两年来的发展,目前产业园在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建设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P> <P> 据悉,在<A href="http://www.cps800.com/news/2008-3/2008317951.html"><STRONG>氢能源</STRONG></A>汽车整车生产方面,目前园区内相关生产厂房已完工,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000辆氢能源汽车生产能力,成为国内最大氢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同时,作为园内企业之一,飞驰客车生产的首批28辆氢能源客车将于今年9月上路,其中15辆计划下半年投入佛山,开通全国首条氢能源城市客车示范推广运行线路,余下10辆计划下半年投入云浮示范运行。 </P> <P> 同为园内企业,国鸿氢能与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合资共建的氢燃料电池生产线也将于明年7月投产,届时将大大缩短了该领域内中国与世界领先国家的技术差距,降低氢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 </P> <P> 此外,佛山五区和云浮市中心城区将于年内率先建成5个加氢站,以此支撑和服务氢能源城市客车、氢能源有轨电车的示范推广。 </P> <P> <STRONG>用3至5年形成100项知识产权保护群 </STRONG></P> <P> 面对氢能这样一个超前的产业,如何将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产业园的一大课题。 </P> <P> 借着佛科院打造高水平理工大学的政策“春风”,佛山对口帮扶云浮建设了佛山(云浮)氢能产业与新材料发展研究院,使得产业园在氢能研发方面取得了新成果。 </P> <P> 据悉,该研究院占地10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目前,借助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合作的“人才特区”政策,成功引进加拿大巴拉德原技术总监、美国Bing Energy原研发总监以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其中,加拿大巴拉德公司原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Christopher J.Guzy将担任研究院带头人。 </P> <P> 据了解,按照发展计划,通过3至5年的发展,研究院要形成100项氢燃料电池基础核心关键零部件、整机专利技术和系统集成知识产权保护群,建成世界一流的氢能源与新材料专业技术研发基地、一流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一流的企业孵化基地,同时拥有10名以上世界顶级燃料电池工程技术专家,创建2—3个氢燃料电池基础核心关键部件品牌,研发创新团队扩至200人。<SPAN style="FONT-FAMILY: Webdings"><</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