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此前,财政部公布了5家骗补车企名单,它们分别为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和河南少林客车。涉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超10亿元。财政部等四部委明明对93家主要新能源车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结果却只公布了5家车企的骗补情况,难道其它88家新能源车企都没有骗补?你信吗?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uploadfile/newspic/20160913111444606.jpg
/uploadfile/newspic/20160913111503530.jpg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此前,财政部公布了5家骗补车企名单,它们分别为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和河南少林客车。涉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超10亿元。 </P> <P align=center><IMG alt="新能源骗补完整名单泄露 72家车企狂骗92亿!" src="/uploadfile/newspic/20160913111444606.jpg" border=0></P> <P> 财政部等四部委明明对93家主要新能源车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结果却只公布了5家车企的骗补情况,难道其它88家新能源车企都没有骗补?你信吗? </P> <P> 于是,有媒体通过各种艰难的渠道,终于拿到了这93家新能源车企的骗补调查结果! </P> <P> <STRONG>结果究竟如何? </STRONG></P> <P> 骗补的哪止5家,93家新能源车企中就有72家骗钱,骗补车辆总计达到76,374辆,涉及金额共92.707亿元,平均一辆车骗12万! </P> <P align=center><IMG alt="新能源骗补完整名单泄露 72家车企狂骗92亿!" src="/uploadfile/newspic/20160913111503530.jpg" border=0></P> <P> (具体骗补行为可分为:有牌无车、有车无电、标识不符还有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终端用户闲置(领补后车辆闲置)五类情况。) </P> <P> 据中汽协数据,2015年<A href="http://www.cps800.com/news/58953.htm"><STRONG>新能源汽车</STRONG></A>销量33万辆,此次涉案车辆总数超过去年总销量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2015年每卖出4辆新能源车,就有1辆是骗补的。 </P> <P> 有人说,新能源车企这么明目张胆地骗补,其实不能怪他们,国家双手把钱捧在你面前说要送给你,你能不要吗? </P> <P> ——国家给6-8米纯电动中巴车补贴标准为30万元/辆,有些与国家补贴1:1的地方政府也补贴30万,于是一辆最多就能有60万元(上面提到的苏州吉姆西就是)。 </P> <P> “新能源车的补贴这么高,人家不去骗才奇怪。”这场由政策触发的犯罪,怪谁? </P> <P> <STRONG>核查之后政府是怎么处理的? </STRONG></P> <P> 财政部对上述5家骗补企业(有牌无车)的处罚措施为停止执行中央财政补贴。吉姆西取消整车资质,其他4家把问题车辆从推广目录中剔除,追回补贴资金。 </P> <P> 骗补名单还涉及到“有车缺电”车企共12家,“标实不符”车企共8家,处理方式是取消2016年补贴预拨资格;问题车辆2015年不予清算补贴,且2013年-2014年的补贴也同时追回,但合规车辆可以继续销售。 </P> <P> 对闲置车辆的处置意见是,根据情况严重程度区别对待(简单来说就是看情况?),采取暂缓清算、暂清算50%,待一年后看车辆闲置情况,再做处置。如达到要求,则按达到要求年份补贴标准补齐补贴额度,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取消补贴。 </P> <P> 这起骗补大案,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背后肯定还涉及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如果还想要健康地、持续地发展新能源汽车,政府应该严格控制和收紧各种财政补贴,减少资质审批行为。否则补贴不但无法起到作用,反而让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动力。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没了,谁还买新能源汽车呢? </P> <P> 最后一句,小编想说的是:到底为什么不把补贴发给消费者呢?<SPAN style="FONT-FAMILY: Webdings"><</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