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年来,LED照明出口市场价格打压尤为明显。从相关数据了解,照明电器行业出口总额176.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4.1%。究其原因是一些厂商的产品主要涉足中低端LED,以性价比取胜,较低利润率的代工形式参与欧美市场。再者核心技术缺乏,70%的高端技术依赖国外进口。劳动生产率相比发达国家严重滞后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uploadfile/newspic/20161128144401252.jpg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近年来,<A href="http://www.cps800.com/news/59255.htm"><STRONG>LED照明</STRONG></A>出口市场价格打压尤为明显。从相关数据了解,照明电器行业出口总额176.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4.1%。究其原因是一些厂商的产品主要涉足中低端LED,以性价比取胜,较低利润率的代工形式参与欧美市场。再者核心技术缺乏,70%的高端技术依赖国外进口。劳动生产率相比发达国家严重滞后,只相当于美国1/12,日本1/11,甚至还不如印度。由于其本身产业发展不成熟,而需求增长快,当地市场供给无法及时给予等诸多问题致使出口额下降。 </P>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alt=面对强国打压,国产LED出口市场如何逆流而上? src="/uploadfile/newspic/20161128144401252.jpg"></P> <P> <STRONG>面对强国打压,国产LED如何逆流而上 </STRONG></P> <P> 前有美德日欧等强国挤压,后有东南亚新兴国家的追赶,内有劳动力生产成本高涨带来的利润压力,外有经济低迷带来的市场出口压力。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目前全球LED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LED照明应用市场细分化;二是全球高亮度LED产业规模增长速度放缓;三是国际LED巨头企业并购分拆不断。据中国商务部报告指出,2016年前三季度,按美元计,中国进出口总值2.68万亿美元,下降7.8%。前三季度,中国对传统市场贸易情况明显分化。中美双边贸易下降3.3%,对其出口下降1.9%;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分别增长2.7%和2.9%,对其出口分别增长1.8%和0.5%;与东盟双边贸易下降0.8%,对其出口下降1.9%。 </P> <P> 前三季度,中国对部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其中,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国出口分别增长14.9%、14%、11.7%、9.6%和7.8%。印度和俄罗斯占中国出口比重分别为2.9%和1.8%,均较2015年同期扩大了0.3个百分点。伴随着LED产业的持续扩张,其对相关服务业(批发和零售、物流、金融、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的拉动明显,会带动其高速增长。 </P> <P> <STRONG>调整架构,深化产业链以适“新常态” </STRONG></P> <P>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长期处于附加值低、创新能力弱、结构不合理的产业链中端,在灯饰产业中扮演着加工、组装为主的角色居多。业内甚至有人调侃,外销企业只是体魄强大的“猛虎”。目前全球LED高端产品市场和核心专利技术已被飞利浦、科锐、欧司朗、日亚、丰田等企业所垄断,企业专利意识、认证等已成为进入国外市场“门槛”。 </P> <P> 首先,企业亟需注意规避风险,针对海外市场,各国的法律都不一,必须要了解个别国家的法律时效限期和提出法律诉讼需提交的文件和手续;</P> <P> 其次,加强自主核心技术创新;</P> <P> 再者,完善LED综合标准化体系,制定行业标准和完善检测体系,提高专利意识。不仅如此,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上也要加大研发机制,要争取更多的利润,就必须发展自主品牌,由代工向品牌转变。<SPAN style="FONT-FAMILY: Webdings"><</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