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说到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互联网+光伏模式最受关注。然而对于光伏企业的老板们来说,在互联网方面还是“外行”,互联网思维和处理方式都有所不同。如果快速掌握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那么让我们从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发展过程去探索光伏产业的互联网+发展之路。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uploadfile/newspic/20161219094602598.jpg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说到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互联网+光伏模式最受关注。然而对于<A href="http://www.cps800.com/news/59527.htm"><STRONG>光伏企业</STRONG></A>的老板们来说,在互联网方面还是“外行”,互联网思维和处理方式都有所不同。如果快速掌握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那么让我们从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发展过程去探索光伏产业的互联网+发展之路。 </P>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alt=探讨:光伏企业互联网之路的两种发展思维 src="/uploadfile/newspic/20161219094602598.jpg"></P> <P> <STRONG>互联网企业的不同发展之路 </STRONG></P> <P> 阿里巴巴是最成功互联网企业的代表。2016年“双十一”的交易额又创造了奇迹:1207亿元人民币,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阿里巴巴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经过了解决商品供求痛点(淘宝)——解决商品供求中支付需求痛点(支付宝)——解决商品供求中融资需求痛点(余额宝)——阿里金融——构建互联网生态几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逐步满足传统市场满足不了的市场需求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市场发展自然递进、平滑过渡的过程,是一个在实现“满足用户需求——交易量增加——用户数持续增加”的无边界扩张中实现“购买流量——流量倍增——流量变现”的过程,是一个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过程。 </P> <P> ofo是当前最为吸引眼球的互联网企业现象。它的发展历史很短:只有一年另两个月时间,但是极具代表性。它的发展之路很简单:解决一个痛点,赢得资本的支持后再构建服务平台。它的出发点更简单:解决校园内学生使用自行车交通不便这一痛点。可偏偏就是因为这个痛点,帮助程维解决了想了很久的“最后一公里”的痛苦。于是ofo迅速发展起来,刚刚又被“滴滴”投资1.3亿美元,已经覆盖全国200多个学校180万学生用户,日订单量超过50万。除了和摩拜的拼杀有点辛苦,ofo的发展之路倒也顺畅。 </P> <P> 乐视的发展之路则不同于前二者。当前的乐视既是最富争论的互联网发展模式,又是当前遭遇重大困境的互联网企业。它的发展之路是:在深谙互联网未来的基础上,在构建互联网企业的同时快速构建一个跨及七大市场的互联网生态。用贾跃亭的话说就是:这“本质上其实是传统思维与下一代互联网生态思维的冲撞;是专业分工模式与互联网生态模式谁才能代表商业未来的趋势之争……互联网生态模式,是在打破产业、创新和组织的边界后通过价值重构、价值共享来做强做大自身,目的是创造全新价值、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这种发展模式的对错目前无从结论,但是目前一定是受到了极大的挑战。</P> <P> 三个著名互联网企业,让光伏人看到了如何获取“流量”建立互联网生态的三种发展模式。只是因为“纯粹只用‘互联网 ’的机会都已经被BAT抢走了”,互联网时代已经开始进入“下半场”,所以阿里那种在一个国家、一个领域内竞争对手不多、“发展自然递进、平滑过渡”的互联网经济初创阶段已经一去不复返,那一阶段特有的发展之路已经行之不通。于是,光伏企业互联网发展之路好像只剩两种模式可以模仿:先解决一个痛点,求得生存后再构建互联网生态;先建互联网生态,以求生存发展。对于后者,贾跃亭说:“挣扎破局而出,探索出一个全新的道路,成为拥有颠覆和价值创造力量的全新物种”,要通过“生态化反”之路,实现“另一个维度的公司”。但是要走这条路,至少有一个前提:足够的钱。 </P> <P> 与两种模式相对应,光伏企业互联网的发展之路大致也表现为两种发展思维。 </P> <P> 一种是类乐视的发展思维。这就是在深谙互联网思维的基础上,围绕一个光伏市场中的痛点,先努力搭建一个互联网服务平台,走烧钱购买流量之路。在这条路上,大型光伏加工企业有之,创业企业也有之。因为前一阶段光伏市场的最大痛点是两个:电站资源获取难,持续规模化融资难。于是围绕这两个痛点,大型企业的协鑫、爱康、绿能宝等搭建了解决一个痛点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创业企业的全民光伏、光伏云、淘顶网则搭建了同时解决两个痛点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只是不知道这些企业是否想清楚一个问题:有没有足够的钱?足够的钱能不能够烧出足够的流量? </P> <P> 一种是ofo的发展思维。这就是在深谙互联网思维的基础上,从解决一个痛点开始做起,至于能否逐步构建成互联网服务平台则是市场选择和企业努力的结果。在这条路上,没有大型企业,只有创业企业,而且为数不多。其中,亚坦应该算一个,是从解决分布式屋顶踏勘痛点入手。能金云也应该算一个,是在光伏电站运维市场不成熟的时候,迅速将搜集到的电站数据用于解决电站融资痛点。 </P> <P> 中国著名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在给了光伏企业学习榜样的同时,也给了严重的误导。比如想到互联网成功的标准,好像就只有阿里巴巴无所不能大平台这一种形式。比如想要搭建互联网服务平台,就只懂得烧钱“购买流量——流量变现”这一种模式。它给光伏企业带来的遗憾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还没有掌握互联网的精髓,就人云亦云的盲目上马;一个是还没想明白在一些细分市场,有钱不等于就有足够的流量。<SPAN style="FONT-FAMILY: Webdings"><</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