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近日,国家标准委发布的312项国家标准的公告中有3项涉及汽车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据悉,这3项国标将于2018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STRONG>三项国标出台</STRONG></P> <P> 近日,国家标准委发布的312项国家标准的公告中有3项涉及汽车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据悉,这3项国标将于2018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P> <P> 近年来,受益于政策、补贴,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快速增长,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万辆,问鼎全球,而3—5年之后将面临严峻的现实——大量动力锂电池的退役。当前不少机构和资本纷纷预测2020年的电池报废量涉及17-50万吨!未来动力电池报废量的急剧暴涨。</P> <P>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伴随新能源产业热潮,已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大量的资本和规模企业认为这是一片投资蓝海。”邦普集团副总裁兼汽车循环事业部总经理余海军表示。</P> <P>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明确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单体、模块和标准箱尺寸规格要求。这一标准可有效解决此前存在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中,动力电池由于尺寸不一难以匹配储能电站或家用储能设备结构的难题,也降低了动力电池的梯次回收利用的门槛。</P> <P> 《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规定了动力电池编码基本原则、编码对象、代码结构和数据载体。该标准发布,可在动力电池生产管理、维护和溯源、电动汽车关键参数监控,特别是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环节,凭借可追溯性和唯一性,更加准确地确定动力电池回收的责任主体。</P> <P>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则规范了动力电池外观检查、极性检测、电压判别、充放电电流判别、余能测试等检测流程,为车用动力电池的余能检测提供评价依据,有助于提高废旧动力蓄电池余能检测的安全性和科学性。</P> <P> “这3项标准考虑到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搭建起了较为完整的基础框架。可以说是为今后回收市场的爆发,提前立足,打下基础。”废电池回收利用专委会秘书长、赣州豪鹏科技公司总经理区汉成表示。</P> <P> 余海军表示,目前市场上具备动力电池回收和利用资质的企业并不多,上述标准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给业内主机厂、电池厂、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执行依据,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P> <P> <STRONG>降低梯次利用门槛</STRONG></P> <P> 动力电池从电动汽车上退役之后,还具有很大的残余能量,如直接用于资源回收,将造成极大的浪费,目前国际、国内已开展相关的梯次利用研究和应用。</P> <P> “动力电池从电动汽车上退役,大概才使用了1/3—1/4的能量、寿命,残余能量还很大,探索梯次利用从价值角度来说是可行的。”</P> <P> 应该说,上述3项标准的出台降低了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门槛,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梯次利用在现实中依然面临着瓶颈。</P> <P> “退役电池单体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均匀性上,有时候能量的衰减是非线性、断崖式的,就如同木桶理论——最短的木板起决定作用,最差的电池则决定了整个储能系统的性能。”</P> <P> 在区汉成看来,目前国内梯次利用还是新生事物,市场接受度较低,因为目前同一型号的报废电池量并不多,还不具备经济效益,而几年之后,如2020年单一型号的报废电池达到成千上万套之时,梯次利用也就具有了经济价值。这是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P> <P> “今年下半年我们会有两个分布式项目的梯次利用,目前技术上的探索已经完成。”区汉成透露。</P> <P> <STRONG>回收难度高、国家补贴暂无</STRONG></P> <P> 尽管上述3项标准在大的发展方向上将推动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但从技术上而言,动力电池尤其是动力锂电池的回收还存在一定难度。</P> <P> 目前动力锂电池内部结构延续了手机锂电池的粘结电极,需要粉碎后再通过湿法工艺,回收提纯钴、镍、锂等,同时在回收过程中也带来废液处理等环保支出,回收成本高。真正要解决这些困难还需要从技术方向上进行突破,如想在末端回收方便,就需要在材料结构上重新设计。”中科院电工所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陈永翀直言。</P> <P> 我国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如“四机一脑”(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以及铅酸电池的回收处理都有相应的财政补贴,但对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目前还没有任何财政补贴,虽然上海和深圳等部分地区出台相应政策,不过尚未出台落地的操作细则。但其实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路线已不存在太大问题,实现盈利的唯一障碍就是规模问题。从长期来看,无论哪种动力电池,只要拥有领先的技术,具备规模化条件,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相信也能做到盈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