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扩大,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国。由此,后续废弃动力电池的流向与回收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扩大,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国。由此,后续废弃动力电池的流向与回收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P> <P> 中国正在探索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制度。近日,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将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汽车生产厂在售出新能源车型时需要对电池的回收利用负责。</P> <P> 按规划,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在2020年将达到500万辆。由于动力电池报废年限平均为5-8年,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中国动力电池将迎来“报废潮”,到2020年报废量将超过24.8万吨,大约是2016年报废量的20倍。</P> <P> 这些报废电池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有可能污染环境。如何安全回收、环保处理,加强废旧动力电池的规范化循环利用,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世界性难题”。</P> <P> 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两个循环过程。动力电池性能会随着充电次数的增加而衰减,当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时,动力电池就不适于应用在电动汽车上。梯次利用是指将退役的动力电池,运用在储能、分布式光伏发电、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发挥再利用价值。而当电池无法进行梯次利用时,则需要进行拆解回收。</P> <P>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盛明认为,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回收和梯次利用市场空间巨大。“目前处在技术积累和研发阶段。未来回收技术和梯次利用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P> <P> 一些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生产商加紧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北汽新能源已经在河北投建了电池梯级利用和电池无害化处理、稀有贵金属提炼工厂,方便将报废锂电池通过物理、化学方式重新提纯再利用。</P> <P> 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探索完整的锂电池绿色产业链:动力电池从汽车上退役后,当电池容量还剩70%至80%时,放在其电池储能系统中进行梯次利用,梯次利用后会将电池进行拆解和电池材料回收。</P> <P> 虽然一些新能源车企已经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但由于技术和经验的不足,很多企业选择交给第三方的专业回收动力电池方处理。</P> <P>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与比亚迪、东风等新能源汽车厂商合作求解动力电池回收。据公司副总经理张宇平介绍,格林美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废旧电池与报废电池材料处理生产线,在原有的电池回收体系基础上,重点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目前已申请相关专利83项,参与制定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国家标准6项。</P> <P> “我们通过拆解、破碎、分离、提纯、冶炼等处理,提取废电池中的镍、钴等金属,进行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动力电池材料‘从废电池中来,到新电池中’去的循环再造。”张宇平说。</P> <P> 据徐盛明介绍,动力电池需要的钴、镍、锂等原材料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中国80%的钴以及70%的锂、镍资源都依赖进口。</P> <P> “中国钴资源比较贫乏,钴的生产量不到几千吨,但使用量却达到几万吨,所以基本依靠进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很快,钴一直供不应求。”徐盛明说。</P> <P> 格林美拥有世界最大废旧电池与钴镍钨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通过开采‘城市矿山’,格林美每年回收钴金属5000吨,超过了中国钴开采量。”张宇平表示,随着未来动力电池的扩产,钴金属的来源将主要来自回收领域。</P> <P> 张宇平同时指出,当前中国废旧动力电池的报废量仍然较小,回收渠道和回收体系尚不成熟,废旧动力电池的处理处置仍然处在市场和技术培育阶段。在动力电池回收、运输、拆解、梯次利用、材料再生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还需要通过加大投入去探索商业模式,加快突破技术难题,尽早取得相关成果,以便应对后续废旧动力电池的持续增长期。</P> <P> 今年12月1日起,《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将正式实施,这是由工信部提出的中国首个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国家标准,明确指出回收拆解企业应具有相关资质。动力电池回收政策扶持力度有望加大,也给了市场更大的信心。</P> <P>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认为废旧动力电池具有显著的资源性,有效的回收利用既有经济意义也有环境意义。</P> <P> “相对原材料的矿山生产,金属回收利用要好得多,在节能减排上也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动力电池的回收关系到构建低碳经济和环境友好的问题,国家大力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势在必行。”郑绵平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