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截至目前,2018年上半年在锂电领域针对电池、材料、设备等企业的兼并购案例超过30起,涉及金额超过600亿元。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P> 截至目前,2018年上半年在锂电领域针对电池、材料、设备等企业的兼并购案例超过30起,涉及金额超过600亿元。</P> <P> 过去的一个星期里,锂电行业的资本狂欢盛宴可谓达到顶峰。</P> <P> 2018年6月11日,独角兽企业宁德时代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当日便实现涨停,涨幅高达44%,封单金额超25亿元,市值达786.4亿元,随后宁德时代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停,市值轻松破亿元。截至6月15日,公司股价涨停价报53元/股,总市值达到1151亿元,距离超越目前的“创业板一哥”温氏股份还差一个涨停板。</P> <P> 股价飙升之下,资本在锂电行业中涌流。事实上,虽然进入2018年以来,锂电行业在下游车厂补贴退坡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下,暴露出行业诸多问题,但在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发展预期下,锂电行业的资本热潮依旧热度不减。</P> <P> 据企业披露的交易信息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目前,2018年上半年在锂电领域针对电池、材料、设备等企业的兼并购案例超过30起,涉及金额超过600亿元。</P> <P>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表示,即便行业发展向龙头集中,企业洗牌加剧,但电动汽车发展才刚开始,储能市场整体虽未打开但前景广阔,锂电市场还将持续多年高速扩张,未来“资金不是追逐规模就是追逐技术,在我看来,追逐技术的资金会更多一些。”</P> <P> 动力电池资本热潮</P> <P> 据了解,在宁德时代引起资本对锂电行业的热切关注之前,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环节,锂电行业已经受到了资本青睐。</P> <P> 高工锂电最新出具的报告指出,2016-2017年是国内动力电池建设热潮,而在2015年间,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高,原材料成本还未大幅上涨,动力电池毛利率普遍超过30%,在高毛利、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吸引下,锂电行业吸引了包括集团公司、上市公司、原数码锂电企业等多家新进入者。</P> <P> 从今年上半年锂电行业的收并购交易方来看,产业链的整体布局特征尤为明显,并且呈现加码上游理矿、钴等原材料等上游环节的趋势。据统计,并购及融资对象为碳酸锂、镍、钴、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的交易案有15宗。其中交易金额最大的天齐锂业对SQM的股权收购,交易金额达到258.93亿元。</P> <P> 此外,跨界布局依旧是其中的一大类型。其中2月份,从事电缆业务的中利集团拟以100亿元收购位居动力电池行业前例的比克动力,此外,5月18日,热交换器产品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八菱科技拟通过受让股权的方式,持有宇量电池20%-30%的股权。据悉,此类跨界布局的企业其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收购切入新能源领域,为公司增添新的发展引擎。</P> <P> 即便此前已经有不少企业通过跨界布局锂电行业实现股价及业绩的上涨,但仍要注意到的是,进入2018年,在补贴退坡,以及行业形成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大巨头领衔的局势越发明显下,作为后来者的企业或者资本似乎更需要谨慎。</P> <P>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补贴大幅下滑、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主机厂压价、产能大幅扩充、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影响之下,当前锂电企业普遍面临着净利和毛利率下滑、资金链紧张、账期延长等压力。因而当前这类兼并购,其实面临着标的估值暴增、优质标的稀缺、并购难度增大、标的企业竞争力下滑、对赌失败概率高等投资风险和压力。</P> <P> 不过,墨柯也指出,即便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站在资本的聚光灯下,但并不意味着在其他第二、三阵营的企业中资本的缺失,在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下,锂电行业依旧有很多发展机遇。</P> <P> 行业洗牌压力加剧</P> <P> 虽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资本已经在“用脚”站队,但在行业分化极为明显且强者恒强的大环境下,二三线企业的生存压力也确确实实存在。</P> <P> 据了解,随着国家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增高,行业头部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我国动力电池相关企业数量已从2016年的150家下降至2017年的不到100家。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领域,2017年的生产企业数量比2016年减少了一半。</P> <P> 墨柯也表示,接下来去数年,会有不少企业诞生,也会有不少企业倒闭。在最新出具的锂电行业月度统计数据显示,5月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4.50GWh,同比增长213%。1-5月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12.67GWh,同比增长224%。然而从企业的装机量来看,装机总电量前十动力电池企业合计达3.83GWh,占整体的比例达到了85%,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以43%和12%的高比例市占率远远甩开第二阵营的企业。</P> <P> 此外,在整体行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扩产主体趋向于规模企业及新进入者。</P> <P> 高工锂电的报告指出,2018年主要有3股力量系主要扩产势力:一类是已经取得一定市场占有率,且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其需要不断扩产,以满足客户2020年及以后的需求,这类代表企业有CATL、孚能、比亚迪、国轩等;第二类企业是2016–2017年才成立的电池企业,其需要建设第一期产能,如瑞浦能源、塔菲尔、华鼎国联等;第三类企业是需要多技术发展,建设另外一种形状电池产能的企业,如湖北猛狮、江苏远东福斯特、力信等。三类企业中第一类企业的投资规模更大,单期新增产能以4–10GWh。</P> <P> 该份报告还分析预计,在全国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整体偏低情况下,2018年动力电池行业产能扩产积极性整体不高,新增规模将低于2016-2017年,全年预计新增60–65GWh总产能,有效产能预计增加70–80GWh,新增有效产能数量大于总产能,“因为2017年的部分产能处于逐渐释放中,即达到设计产能需要一定缓冲时间”。</P> <P>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面临市场分化加剧压力下,对于市占率方面不占优优势的企业而言,技术研发或将成为其突围而出的法宝。</P> <P> 墨柯分析认为,锂电产业短期内有两波洗牌浪潮,目前是第一波,表现是市场份额的变化,三四年之后会有第二波,表现在技术革新方面,未来资金不是追逐规模就是追逐技术。在他看来,追逐技术的资金会更多一些。</P> <P>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锂电行业企业纷纷转向三元锂电池的技术路线以外,越来越多企业也纷纷进入燃料电池、固态电池、方形包电池等新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