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中心
>>
行业资讯
>>修改新闻资讯信息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企业动态
新品速递
解决方案
交流培训
嘉宾访谈
产业纵横
人物聚焦
展会动态
会展报告
本站动态
标 题:
*
页面广告:
不显示
显示
副 标 题:
关 键 字:
多个关键字请用“
/
”分隔,如:西门子/重大新闻
内容描述:
新闻来源:
链 接:
责任编辑:
标题图片:
无
当编辑区有插入图片时,将自动填充此下拉框
*
所属类别:
(不超过20项)
电源产品分类
:
UPS电源
稳压电源
EPS电源
变频电源
净化电源
特种电源
发电机组
开关电源(AC/DC)
逆变电源(DC/AC)
模块电源(DC/DC)
电源应用分类
: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车载电源
军工电源
航空航天电源
工控电源
PC电源
LED电源
电镀电源
焊接电源
加热电源
医疗电源
家电电源
便携式电源
充电机(器)
励磁电源
电源配套分类
:
功率器件
防雷浪涌
测试仪器
电磁兼容
电源IC
电池/蓄电池
电池检测
变压器
传感器
轴流风机
电子元件
连接器及端子
散热器
电解电容
PCB/辅助材料
新能源分类
:
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
潮汐发电
水利发电
燃料电池
其他类
:
其他
静态页面:
生成静态页面
*
内 容:
大多市场调研公司的报告显示,2005年半导体行业增长速度将会放缓,并由此可能进入新的衰退期。而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不少电子元件分销商就已经感觉到了背上的阵阵凉意。面对利润空间的不断萎缩以及市场扩张的减速,安富利亚洲电子元件部大中华区总裁梁永耀近日对《国际电子商情》表示,为了保证一定的盈利空间,今后几年内亚洲的电子元件分销商将会不断进行整合。 <BR> <BR> 利润空间日益萎缩 分销商需抱团取暖<BR> <BR> 梁永耀说,“小型分销商客户少,需求量不大,供应商定价会相对较高。而且一旦出现缺货,供应商会首先照顾大型分销商。”由于目前行业内放帐现象比较严重,且利润空间也在日益萎缩,再加上银行放贷的谨慎操作,因此小型公司的财务能力不强,风险会相当大。这就迫使行业内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大公司也面临着利润不断降低的窘境,“要维持利润,就需要整合。”他对《国际电子商情》透露说,“目前香港及台湾地区多家公司都有转手的意向。而包括安富利在内的几家大公司也一直在寻觅可以并购的对象。” <BR> <BR> 事实上,并购已经发生。在2004年12月,Richardson Electronics宣布,已收购深圳同牧机电有限公司(Evergreen Trading Co. Ltd.)的资产,后者是一家功率元件分销商。Richardson工业电源部总经理Murray Kennedy表示:“通过长期以来与UPS和工业市场客户建立的稳定关系,同牧机电得以在中国电源转换(power conversion)迅速成长。通过扩充同牧机电能够向其客户提供的产品数量,我们预期我们的工业电源转换产品将会加速增长。” <BR> <BR> 05年产业前景不妙 OEM财务风险可能祸及分销商<BR> <BR> “如果不计算CPU及DRAM方面的业务,安富利目前的业务量为亚洲第一。”梁永耀说。他表示,随着全球范围内行业增长步伐的放缓,2005年安富利亚洲电子元件部的业务可能不会达到此前几年间的高增长率,但是在大中华区尤其是中国大陆强劲需求的带动下,“亚洲市场仍将以高出全球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他还预测,由于受到第1季度传统节庆的影响,加上第2季度历年增长均不会太多,因此上半年增长会比较温和,但是随后的第3季度及第4季度的需求放量将为全年的业务增长提供支撑。 <BR> <BR> 对于中国大陆,梁永耀说,3G市场只有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才会真正启动。GSM方面,在经历了近两年市场份额被国产品牌不断挤压的颓势之后,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以及NEC等国际品牌2004年又卷土重来,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开始萎缩,产量以及利润均有下降。他对《国际电子商情》表示,虽然没有迹象表明将是哪家公司,但是“今年一定会有一两家中国大陆国产手机制造商出现财务问题。”而电子元件分销商可能会因此承担相当大的风险。 <BR> <BR> 梁永耀说,2005年家电以及汽车电子市场将会出现长足进步。不过他担心DVD播放器会成为继电视机之后下一个遭遇价格战洗礼的产品。在汽车电子方面由于供应商配合有力,今后两三年内一定会起飞。此外,他表示,LCD市场在今年的增长率可能会非常高,但是由于其在整个电子元件行业中所占比重不大,对行业的低迷表现影响甚微。而蓝牙和WLAN是无线通讯方面较具发展前景的两个应用,特别是WLAN今后还可能会用在汽车电子方面。不过,梁永耀仍然表示,“目前还看不到哪个应用会在今年内起飞,这也是我们对2005年行业前景并不乐观的原因之一。” <BR> <BR> 库存控制十分关键 第三方设计公司值得关注<BR> <BR> 根据iSupply提供的报告,2004年2、3季度,电子元件产品出现过剩。受此影响,众多分销商库存压力加大。“从7月份开始,安富利便开始根据订单取消(Cancellation)减少进货,调整库存。使得库存一直出于一个比较健康的水平。”梁永耀说。安富利之所以在亚洲及中国业绩优良,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库存控制得力。他强调说,从长远来看,整个行业产品价格一直在不断下降,因此要保证利润,在要求供应商调低价格的同时,“一定要控制库存。” <BR> <BR> 2003年,安富利建立了专门的IT系统部门。2005年,将会把原有属于晨兴及安富利的两个系统合并在一起。“合并后,将会大大增强内部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梁永耀说。 <BR> <BR> 谈到第三方设计公司,梁永耀认为,“中国的第三方设计公司一定会崛起。”他说,安富利目前的第三方合作对象还只是在国外,不过他对中国第三方设计公司充满信心。目前在某些领域特别是手机设计方面,中国设计公司的技术水平已经非常强。不过,要成为真正的强者,中国企业还需要“在管理、信用等方面多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