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开展《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工作,核心是单体电芯企业: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亿瓦时;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千万瓦时。系统企业: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000套或40亿瓦时。
这样一来,动力电池企业产能门槛被提高到原来的40倍,令市场一片哗然。随着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调整的消息传出,这版政策的调整思路是增加乘用车技术门槛要求、客车全面调整、专用车明确技术要求、燃料电池汽车细化补贴要求。这版政策来看,从乘用车、客车、专用车,到燃料电池汽车都进行了大幅调整。可见,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而言,从原料到整车,后期政策出台会更细化,也更严格。但业内人士表示,这有利于结束“野蛮生长”,行业规范化发展可期,对龙头企业而言,反而是利好。
之前也曾传过多个版本的类似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政策。每一次补贴版本的出台,都会引起相关企业的关注和回应,如果这些回应或能够给政策制定者一些参考的价值,紧跟补贴政策制定的进度,能够看到补贴标准制定的进程,相关补贴的调整思路也逐渐浮现。
在此版调整中,新能源乘用车方面,老版的补贴标准仅以续航里程为参考,而新版的补贴草案则既要考虑续航里程又要考虑电动汽车应用电池的系统质量能量密度、百公里耗电量,以及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的要求。在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方面,纯续航里程超过50公里,便有达到2.4万国补补贴资格,但要考虑B状态燃料消耗量等条件。在新能源客车方面,老版补贴标准参考的技术指标是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车身长度、纯电续航里程等因素,新版补贴草案则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快充倍率、节油率水平作为补贴参考指标,同时确定了一些强制达标要求。
据了解,年初,中汽协对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为70万辆,而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7.7万辆,当时中汽协表示并不调整年度销量预期,并表示,从去年的情况来看,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会比较明显。师建华认为,之所以销量距离年初预测较远,主要是受到骗补事件影响,新能源补贴政策迟迟未能落地,进而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最新研报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将有以下三大改变。首先,降低过度补贴至适度补贴。对部分车型的补贴力度将有明显下降,尤其是沦为骗补重灾区的客车领域。但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产业的重大利空,补贴调整的核心目的是在保证新能源汽车经济性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在资源配置优化后,相同额度的补贴资金,可以驱动更多数量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其次,提高补贴门槛。产业升级是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诉求之一,但行业在高额补贴的引诱下,参与者良莠不一,低端产能重复建设。因此,在行业尚处起步期的阶段,政府对行业准入及补贴门槛进行提升,以保证产业健康成长。
“不是高,而是非常高。”面对《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将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产能的门槛提高至过去的40倍,一家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高管如此评价。
门槛提高后,国内能达标的动力电池企业屈指可数。有业内人士指出:“2016年产能达到80亿瓦时的动力企业,只有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根据东吴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比亚迪)2015年已经建成100亿瓦时的动力电池(年)产能,预计2016年将具备160亿瓦时的(年)产能,2019年规划动力电池(年)产能达340亿瓦时。而国轩高科董事、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建华则表示:“今年我们的年产能约60亿瓦时,明年能达到80亿瓦时。我们年产能在国内排名第三名。”
尽管动力电池企业对征求意见稿是大跌眼镜,但有观察者将其视为利好:“本来就不应该有那么多动力电池企业能赚钱,过去门槛太低。”其看好理由有二:其一,尽管短期内动力电池业会加速洗牌,但强者将会脱颖而出。提高门槛后,将形成优胜劣汰、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动力电池整体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平均出货量不大的局面将得以扭转。此前,中汽研副主任王成曾表示:“从动力电池出货量和产能对比来看,动力电池已经整体产能过剩。今年前10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配套总量为142亿瓦时,但前四批(进入)电池目录的(动力电池)企业总产能370亿瓦时,产能前十位的企业总产能为175亿瓦时。”事实上,在征求意见稿出炉前,市场已经自动启动洗牌程序。据王成介绍,从结构来看,动力电池供应链结构在走向高端化: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基本满产,甚至超产能生产,而中小企业产能利用率明显不足。展望明年,优质稀缺和低端过剩的局面将会并存。<
http:www.cps800.com/news/59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