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数据存储、传递、展示、加速的重要基础设施,市场需求不断扩增。数据显示,未来五年,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流量将会翻至5倍,而依托云数据中心的工作将占92%,传统数据中心仅占8%。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数据中心市场潜力巨大,而传统数据中心在面向客户需求,运营效率、灵活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传统数据中心向云服务、IDC方向转型已成趋势。全球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在云市场的布局。
互联网巨头的全球化云布局
2014年,阿里杭州、青岛、北京、香港四大数据中心先后投入使用,通过香港数据中心为出口,着手东南亚市场乃至全球云计算市场的布局,正式与亚马逊、微软等展开竞争。
2015年,阿里云美国硅谷数据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主要面向北美及全球用户提供服务。随后两个月,阿里迪拜数据中心开建,为中东以及北非地区提供优质的云计算与系统集成服务。
2016年,阿里悉尼数据中心也投入了建设,同时还计划扩大悉尼和墨尔本的团队规模。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喻思成表示,鉴于澳大利亚中小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的实力和规模,阿里云将更容易在本土市场开展业务。阿里云表示其用户能在一个全球账户上管理其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12月15日,阿里云日本区开始运营,该数据中心位于东京,部署由阿里云自主研发的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飞天”。
据悉,亚马逊曾在欧洲多地建了数据中心,包括法兰克福、柏林等重要城市,其英国的一个数据中心也将投入运营。亚马逊AWS还计划明年在巴黎附近新建多个数据中心。
而谷歌则表示,将在印度孟买、新加坡、澳大利亚悉尼、巴西圣保罗、芬兰和德国法兰克福新建数据中心,而建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的另一个数据中心也将在明年投入使用。这也是谷歌向亚马逊和软软发起的强有力的挑战。目前,谷歌旗下云服务品牌做了调整,更名为“Google Cloud”。谷歌云服务包括Google At Work应用和重要的Google Platform平台。
此外,微软也宣布了云数据中心扩建计划,设在德国马格德堡和法兰克福的两个数据中心投入使用。
突破改变传统市场格局
从国外巨头的布局可以见,未来数据中心市场潜力不容小觑。近年来,面对用户对响应能力、处理能力、扩容能力以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数据中心在建设周期、响应速度、能耗等方面明显较弱,国内企业已开始加强转型布局。
从国内市场来看,在技术和稳定性方面阿里云仍具备领先优势。其深圳数据中心是依照7级抗震设计,8级抗震结构的标准建造而成。从变电站线路引入、UPS供电到每一台服务器都是双路供电,以实现数据中心的不间断供电运转,数据中心可用性达到99.995%以上,具备抵御一定自然灾害的能力。
当然,在转型方面,国内一些知名企业也开始发力,包括BAT等互联网公司已形成了稳固的阵营体系,向云市场转变。
在转型方面,除了中兴推出的“全模块MDC+”自主研发系列产品外,曙光、浪潮、联想等企业也在推出类似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全球云IDC总架构师陈沛介绍说:“将包括IT机架、制冷系统、配电系统等在内的所有设备工厂预制,通过积木式的搭建方式,可以快速降低数据中心的施工周期;而通过智能化的运维,则极大地释放人力”。
这也是目前国内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通过引入智能化、虚拟化等技术,提升整体的运维能力。同时,细分领域的布局也很关键,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实现突破,未来必将面临淘汰局面。<
http:www.cps800.com/news/595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