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产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只是推荐性的,不具强制性,因此推行进程有难度。
信息产业部正式公布《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通信行业标准,拟统一手机充电器减少浪费。不过,该标准非强制性标准,因此还不能约束手机厂商。
障碍一:洋手机厂商抵触情绪大
根据信产部公布的内容,手机充电器将采用通用串行总线类型接口规范—USB接口。这样用户闲置的充电器可以二次利用,且还可够连接电脑充电或进行数据传输,大大降低了消费成本。
但在手机厂商中,对于是否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的问题也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国产手机大部分对此项标准持拥护态度,认为可以避免巨大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厂商的生产成本。国家、手机制造商和消费者而言都是好事。
与之相反,洋品牌厂商的态度并不很积极。少数(如诺基亚)甚至明确表示不赞同手机充电器接口统一标准,并称这将增加产品的成本。其他厂商如摩托罗拉、索爱等尽管没有明确反对,但也未就何时、何种形式对已有或将推出的产品进行符合标准的改造作出承诺。
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国产手机大多已经开始采用USB接口作为充电标准,技术转换难度并不大,所以对标准统一没有什么抵触情绪。但是,洋品牌方面一直以来都是自行一套标准,而且全球通行,如果专门针对中国标准进行改造的话,成本的确有增加的可能,因此有所抵触或是反应冷淡也十分正常。 另外,目前不同品牌的手机不仅是充电接口的形状不一样,其额定的电流、电压标准也不尽相同,如果要统一的话,就要对电路板配置进行不少的改造,这些改造成本会成为推行充电器统一标准的最大障碍。
而且,手机充电器这样五花八门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厂商的市场策略造成的。尤其是一些跨国手机公司,通过自设标准、自成体系的方式,给竞争对手增加了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强势地位。要让这些厂商放弃这样的策略,大规模修改自己的产品,其实并不现实。
障碍二:推荐标准不具强制性
同时,据了解,推荐性标准只是国家有关部门针对不同行业制定的一种参考标准,其推行采取的是企业自愿的原则,即使企业不执行也不会有惩罚性措施或是设置市场进入壁垒。
信产部在颁布新标准时给出的“行业性推荐标准”,让市场力量对于政府的决心琢磨不透。这种“推荐性”的定位显然给厂商拖延时间预留了很好的借口——既然不是强制的,手机厂商大可以用“技术改造需要时间”、“成本增加难以负担”等种种理由推迟,或是根本就不执行充电器标准统一的计划。
根据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仅摩托罗拉、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等三大品牌的手机销量就占到了中国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如果它们采取拖延战术或是拒不参与的话,消费者“将从此摆脱充电器闲置、杜绝电子垃圾”就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信息产业部正式公布《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通信行业标准,拟统一手机充电器减少浪费。不过,该标准非强制性标准,因此还不能约束手机厂商。
障碍一:洋手机厂商抵触情绪大
根据信产部公布的内容,手机充电器将采用通用串行总线类型接口规范—USB接口。这样用户闲置的充电器可以二次利用,且还可够连接电脑充电或进行数据传输,大大降低了消费成本。
但在手机厂商中,对于是否统一手机充电器标准的问题也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国产手机大部分对此项标准持拥护态度,认为可以避免巨大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厂商的生产成本。国家、手机制造商和消费者而言都是好事。
与之相反,洋品牌厂商的态度并不很积极。少数(如诺基亚)甚至明确表示不赞同手机充电器接口统一标准,并称这将增加产品的成本。其他厂商如摩托罗拉、索爱等尽管没有明确反对,但也未就何时、何种形式对已有或将推出的产品进行符合标准的改造作出承诺。
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国产手机大多已经开始采用USB接口作为充电标准,技术转换难度并不大,所以对标准统一没有什么抵触情绪。但是,洋品牌方面一直以来都是自行一套标准,而且全球通行,如果专门针对中国标准进行改造的话,成本的确有增加的可能,因此有所抵触或是反应冷淡也十分正常。 另外,目前不同品牌的手机不仅是充电接口的形状不一样,其额定的电流、电压标准也不尽相同,如果要统一的话,就要对电路板配置进行不少的改造,这些改造成本会成为推行充电器统一标准的最大障碍。
而且,手机充电器这样五花八门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厂商的市场策略造成的。尤其是一些跨国手机公司,通过自设标准、自成体系的方式,给竞争对手增加了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强势地位。要让这些厂商放弃这样的策略,大规模修改自己的产品,其实并不现实。
障碍二:推荐标准不具强制性
同时,据了解,推荐性标准只是国家有关部门针对不同行业制定的一种参考标准,其推行采取的是企业自愿的原则,即使企业不执行也不会有惩罚性措施或是设置市场进入壁垒。
信产部在颁布新标准时给出的“行业性推荐标准”,让市场力量对于政府的决心琢磨不透。这种“推荐性”的定位显然给厂商拖延时间预留了很好的借口——既然不是强制的,手机厂商大可以用“技术改造需要时间”、“成本增加难以负担”等种种理由推迟,或是根本就不执行充电器标准统一的计划。
根据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仅摩托罗拉、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等三大品牌的手机销量就占到了中国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如果它们采取拖延战术或是拒不参与的话,消费者“将从此摆脱充电器闲置、杜绝电子垃圾”就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源在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Sepnova
来源:中国电池网
编辑:Sepnova
来源:中国电池网
本文链接:统一充电器标准推行遇外商抵触
http:www.cps800.com/news/2006-12/20061226145930.html
http:www.cps800.com/news/2006-12/20061226145930.html
文章标签: 充电器/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