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管理中心>>行业资讯>>新闻资讯正文
 
政协委员:貌似突进实难长大 风电发展期盼政策阳光
新闻ID号:  10054 无标题图片
资讯类型:  产业纵横
所属类别:  电力电源; 新能源
关 键 字:  风电
内容描述:  ~
发布时间:  2007/3/16 11:31:11
更新时间:  2007/3/16 13:42:34
审核情况:  已审核开通[2007/3/16 11:31:11]
浏览次数:  共 1247 人/次
新闻来源:  中国证券报
链    接:  ~
责任编辑:  Sep
发 布 者:  电源在线
图片文件
原文件名:~
保存文件:~
路径文件:~
管理操作:  修改  设置为未审核    发布新闻资讯
内    容:
    貌似“狂飙突进”的风电产业实际上正面临“长不大”的难题。一些委员呼吁,应给予风电产业一丝丝政策“阳光”,在税收、上网价格等多方面予以扶持。

    政协委员叶维祯、敬一丹提交了《关于我国风电事业亟待发展的提案》,他们认为,我国已具产业化条件的风力发电迟迟不能迈出关键一步,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电价、关税、贷款、税收等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不到位;二是发电设备国产化水平低;三是风电市场“无钱可赚”,导致了风电产业陷入“成本高—电价低—市场小—投资少—相关产业滞后—科研投入不足—成本难以下降”恶性循环的怪圈。

    来自福建的政协委员林嘉马来说,虽然福建很早就开始倡导开发风能,但由于电价、贷款和税收等政策与扶持措施不到位,长期以来始终没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来刺激企业投资。同时,行业垄断使得风电开发如果没有电力部门的投资参股,电量上网是十分困难。

    叶维祯等提交的提案建议,国家应根据风力发电还本付息微利原则,测定执行科学实际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可把风力发电场高出电网平均电价的差额,在系统电网或全网平摊,以提高风电的上网率;提案还建议降低风电项目贷款利率,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以市场来推进风电设备制造、研发的国产化。此外,鉴于目前我国风电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而风电发电机组设备成本又占风力发电场总成本约70%,因此,风电机组的进口亟待得到优惠税率的扶持。

    林嘉马来建议,鼓励风电场自找市场,可直接与用户签订购电合同,而电网只收过网费;完善风电开发的指标评价体系,加大科研投入,实现风电国产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