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管理中心>>行业资讯>>新闻资讯正文
 
2008年传感器产业 将迎来新的春天
新闻ID号:  13918 无标题图片
资讯类型:  产业纵横
所属类别:  传感器; 元器件
关 键 字:  传感器/敏感元件/智能化/微型化
内容描述:  ~
发布时间:  2008/1/14 10:25:49
更新时间:  2008/1/14 10:25:49
审核情况:  已审核开通[2008/1/14 10:25:49]
浏览次数:  共 828 人/次
新闻来源:  慧聪网
链    接:  ~
责任编辑:  coco
发 布 者:  电源在线
图片文件
原文件名:~
保存文件:~
路径文件:~
管理操作:  修改  设置为未审核    发布新闻资讯
内    容:

    近年来,通过技术引进与改造,中国大陆敏感元件及传感器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与生产能力,MEMS等5项新型传感器已列入研究开发的重点。据一项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大陆有455个从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生产的厂商,所涉及企业多达1,400多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综合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较少。目前,能批量生产的产品涉及光敏、电压敏、热敏、力敏、气敏、磁敏和湿敏7大类,约3,000多个品种。据中国电子元件协会统计,2006年中国大陆传感器产品总销售收入97.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

    2004~200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3%。2006年出口额为6.58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55.8%,与2005年相比增长8.7%。而中国大陆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的进口额从2004年的14.26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23.72亿美元,其复合增长率达29%。更严峻的是,进口金额占国内市场需求份额从2004年的76.7%上升到2006年的80.9%,2008年还将进一步扩大。

    近几年来,中国大陆随着汽车、通信、工控、消费电子和专用设备等产量的快速增长,对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的需求同步增长。由于在技术和生产能力上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产品技术档次低,品种规格不齐全,中国大陆的传感器产品还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特别是一些高档传感器、MEMS传感器、汽车用传感器以及专用配套传感器等主要依赖进口。

    当前,传感器技术正朝着智能化、微型化、低功耗、无线传输、便携式方向发展,国内传感器应用需求又持续高速增长,在国际传感器巨头纷纷进入的激烈竞争环境下,中国大陆传感器产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