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管理中心>>行业资讯>>新闻资讯正文
 
美国最新显微技术使纳米级成像应用到有机体生物上
新闻ID号:  1394 无标题图片
资讯类型:  新品速递
所属类别:  检测仪器 其他
关 键 字:  ~
内容描述:  ~
发布时间:  2005/3/31 9:30:45
更新时间:  2005/3/31 9:30:45
审核情况:  已审核开通[2005/3/31 9:30:45]
浏览次数:  共 1117 人/次
新闻来源:  中国仪器仪表信息网
链    接:  ~
责任编辑:  ~
发 布 者:  电源在线
图片文件
原文件名:~
保存文件:~
路径文件:~
管理操作:  修改  设置为未审核    发布新闻资讯
内    容:
  据Physorg报道,扫描探针显微镜,一般只能应用在无机材料的纳米级成像,不过很快研究者们也许就能够把这种技术应用在有生命的有机体生物机械结构成像上——例如,被誉为大自然工程杰作的蝴蝶翅膀。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一位来自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的研究教授卡林宁,已经成功得到了弗吉尼亚州赤蛱蝶翅膀的结构图片,分辨率高达10毫微米。

  “扫描探针显微镜为科学家们全面地分析物体结构,性质及其功能性提供了无限的机会。” 卡林宁说。“这为将来研制性能更高、成本更低的生物和医学应用材料打下良好的基础。”

  卡林宁在生物系统成像方面的研究最初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原子力显微术的发展。现在他们正在利用一种被称为原子力声学显微术(AFAM)的技术,这种技术利用微小的声波,不仅可以探测物体的表面,而且可以探测到精密生物材料表面下的结构,而且分辨率大约在5毫微米左右。

  “这种改进后的成像技术可以清楚的显现出生物系统如何工作,分辨率可以达到5微毫米,相当于一个DNA分子的体积——这也正是我们制造生物材料所需要的尺寸,”卡林宁说。“生物系统的结构并不是像——例如晶体材料——那样有规律,所以需要使用现实空间成像的方法才能对局部组织弹性以及局部结构进行分析。扫描探针显微镜正是适合这种应用的绝佳工具。”

  “扫描探针显微镜是纳米科技的一个巨大飞跃,”卡林宁说。“这种新型科技正在飞速发展,所以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研究方法不断涌现出来。然而,如果要看到扫描探针显微镜发挥真正潜力的一天,还是需要各学科间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