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经纬张咸艾: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一方面,去年我国已步入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大国行列,国际产业转移也为我们提供了加快发展的新机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基本具备了由大到强转变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我国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并未根本解决,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企业经济效益不尽人意,区域布局需要调整,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时日。从国内发展环境来看,持续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难以为继,未来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去年以来,外商从多方面都加大了在我国市场的拓展力度,对本土产品形成明显挤压。跨国公司(如日本的精工公司等)正通过“高端抢利润,低端占市场”的策略加大在华扩张力度。
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电子时代的到来,电源产品及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一直为业界人士所关注和评说。各方的观点都为行业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人怀疑,电源产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随着消费电子时代的到来,整个产业链的成熟,也面临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客户变得挑剔、喜新厌旧和计较成本。另一方面,电子技术越来越复杂,研发成本日益昂贵。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意味着电源产业需要在更短的时间推出成本更低、技术上更复杂的产品。
电源产业供应商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把握消费者需求、产品定义和客户服务上;为了加快产品开发,厂商购买比过去更多的成熟电路授权,也更加关注客户需求,越来越倾向于购买“半成品”甚至是“准成品”迅速完成自己的产品开发。
一、当今电源产业有两大发展趋势:
一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事实上,无情的价格压力和不断上升的研发成本使得更多的研发很难进行,在更短的时间推出成本更低、技术上更复杂的产品,但降低成本方案带来的一个恶果是:不同厂商的产品共享一个通用平台或者解决方案,产品大量雷同,差异化无从实现。甚至有观点认为,此办法是榨取代工厂利润的方法,是腐蚀工程师的麻醉剂。
二是客户要求更多的解决方案。这也意味着“以产品为中心”的策略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转变,前者的商业模式是一种产品有许多客户、提供元器件和注重技术;后者意味着有很多产品给每个客户、提供方案,以及注重市场和应用。为了完成这种转变,注重消费者端的差异化,以产品为中心的意义就在于可以降低客户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设计的复杂度。
中泰经纬公司正从管理程序、人员观念和组织架构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我们认为:“改变人的观念是最困难的,尤其从这种原来卖元器件的观念转变到现在要提供整套的方案,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挑战。我们更认为:对客户的要求会了解得越透彻,尤其是针对量大的低端消费类市场,客户需要一些完整的方案能够使这种产品更快上市,这也是目前市场的一大热点:当然我们提供的不光是产品,而在于技术支持和加强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的管理。
可以肯定的是,为了应对技术和市场挑战,整套解决方案是电源产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但如何摆脱这一困境,同时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将是中国电源制造商最大的挑战之一。
二、电源产业的现状:
一般来说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由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组成,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开关电源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引入期和成长期较短,这是由于:
1.在相控电源时代的中国还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的痕迹,那时的分销渠道集中并且具有很强的市场控制能力,开关电源产品可以通过原有的相控电源的分销渠道迅速进入市场,不用重新建立分销渠道。
2.高素质的客户代表对开关电源优于相控电源的性能能够迅速接受。
3.新兴的经销商能够很快预见相控电源被开关电源取代的趋势,并且能够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加入了市场开拓者的行列。
4.由于开关电源在所有通信设备中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企业进入门槛较低,各种规模各种性质的企业都能迅速进入该行业,对市场的快速培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开关电源的进入正好赶上了中国通信网络建设的高峰期,需求的拉动是引发开关电源市场井喷式行情的主要原因。
开关电源的成熟期相对较长,处于成熟期内的市场具有鲜明的特征,市场竞争的内涵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之争转变为企业生存能力之争,同质产品间的价格大战是这一阶段的基本形式,价格大战成为企业间争夺未来生存权利的“战争”。此时,包括新产品开发等经营活动的变革只能是改变市场份额在相互竞争企业之间的分配比例,新产品的赢利周期呈缩短趋势。
成熟的市场应该是资源最佳配置的市场,即是微利的市场。开关电源自1993年引入中国市场,经过设备制造商的艰苦培育,1995年前后迅速进入成长期,由于该行业的高利润、市场需求的急剧放量以及技术含量的相对较低,吸引了各种所有制、各领域、各种规模的企业挤入该行业,曾经出现过近3000多家企业争夺该市场的局面,经过近多年的优胜劣汰,到去年,市场上主要竞争者只剩下几百家规模较大的企业,而且,经过惨烈的市场竞争,该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由于中国的通信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没有出现新的替代品,中国电源市场还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衰退期为时尚早,成熟期还将维持相当长一段时期。
现存的供应商产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自己独立开发,并且不断有研发经费的投入和生产线的升级和改造,掌握新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二是引进产品的供应商,在初期产品的起点较高,但由于没有技术上的自主权,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对外企的依赖较大,这样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方面是研发费用较少,有条件增加营销费用或采用降价策略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较慢,成本不能持续下降,来自利润方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三是市场跟随型的产品供应商,由于自身在体制,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局限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丧失发言权,只能充当配角。而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随波逐流,靠市场惯性维持生计,市场逐步萎缩,其目标市场由原来的全国市场退缩为重点市场,逐步沦为补缺市场的供应商,有的甚至被淘汰出局。
随着市场疲软的延续,一些弱势企业必然经受不住连续亏损的打击而退出行业竞争,留出的市场空间会被有眼光的强势企业占领,那些没有进取心的企业只会错失良机。
三、破局和出路
开关电源技术实用化发展电子电力技术步入高性能阶段
电源技术是集电力变换、现代电子、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的边缘交叉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源技术又与现代控制理论、材料科学、电机工程、微电子技术等许多领域密切相关。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上开关电源开始实用化,PWM高频调制技术、软开关技术、处理网侧谐波电流和提高网侧功率因数的PFC技术的研究以及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概念的提出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浓厚的兴趣。并引导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步入高效、高性能、高功率因数和低污染的新阶段。
最近几年,国内各行业技术装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技术装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比重大大提高,并与电源产业呈正反馈效应。中国的电源市场形成了许多的新的特点,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质量上对生产厂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业界还开展了跟踪国际多方面前沿性课题和基础创新研究。包括“电力电子系统的积木式集成技术”、“单级三相PFC”、“具有独立电源的多电平拓扑电路”、“具有超导储能的并联型UPS”、“2700法拉双电荷层电容器”、“多电平软开关技术”、“铁道供电系统的电流谐波抑制和功率因数改善”、“逆变器无线均流技术”、“电磁干扰的传播特性”、“直流侧谐波抑制的PWM控制策略”等。上述方面的成果和研究对提高国内电力电子的学术水平,提升电源产品的技术含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国内三大产业圈面临新一轮的洗牌重组
据统计全球有一定规模的正规开关电源制造厂商约500多家,而国内电源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事生产和经营各类电源的企业有3000多家。分布形成了北京、江浙、广东为中心的三大产业圈。随着产业转移趋势的加速、产业分工变化,目前北京产业圈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和产业上下游资源配套能力的减弱,其竞争力呈递减趋势。浙江、广东两地随着国内电源业的新一轮洗牌重组和产业的转移,在国内电源业所占的比重和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电源业在应用基础研究深度、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开发投入、工艺水平、先进检测设备等综合实力方面差距还很大。加之目前受大环境的影响,开关电源行业的形势相当严峻。国内各大运营商受到资本市场日益规范的监管,已经把提高投资回报率,缩短投资回收期作为工作重点,过去那种只顾投资圈地而不计成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供应商一方面要承受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另一方面要满足运营商不断苛刻的供货要求。加上市场的饱和成度越来越高,已经有不少企业已经不堪负重,力不从心,逐渐淡出该市场,有的通过整体出售退出该行业,有的准备转行,更多的企业挣足了最初的利润后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持续的研发经费的投入,更没有生产工艺的升级和改进,只能是随波逐流,等着最后耗尽自己的资源。
现实的严酷预示着行业资源的整合不可避免,但市场经济的行为要由市场来规范,供应商要重新认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适当的市场定位,通过市场细分找到合适的目标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优化整个行业的资源配置,才是应有的出路。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一些企业逐渐亏损甚至退出市场,这是行业调整的必然结果。
绿色电源将成为21世纪产品的主流
电源业的发展趋势实际上是一条围绕提高效率、提高性能、小型轻量化、消除电力公害、减少电磁干扰和电噪声进行不懈研究的轨迹。21世纪的电源装置和系统对上述方面的要求更加强烈。这也正是21世纪电力电子产业或电源产业的发展趋势。电源业未来的发展应倡导(1)进一步提高电能变换效率,降低待机损耗;(2)避免电力公害:尽量减少网侧电流谐波,并使网侧功率因数接近1;(3)提高电源装置和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4)降低电噪声;(5)小型轻量化:通过高频化、元件小型化和先进工艺加以实施;(6)高性能;如带非线性负载能力、无线均流、GHZ以上CPU电源的快速电流响应、直流侧谐波抑制、智能化及各种性能高指标等。
薄、轻、超小型电源模块与装置以及高效节能低污染的“绿色”电源产品将是21世纪的主流产品。此发展趋势值得国内电源行业认真研究。
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本已处于微利阶段的大多数电子信息产品犹如雪上加霜。但这是全球性的问题,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应采取积极的态度,研究对策,减少损失。当前要关注以下几个事情: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成本的程度;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持续多久;三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方式对原材料价格的依赖程度;四是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对价格上涨提出什么样的政策;五是企业为此所采取的措施。尽管价格传导机制滞后,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终将促使下游产品的价格提高。如果国际、国内市场上游产品价格仍然居高不下,下游产品也不会长期维持现有价格水平;反之,按以往经济发展规律,国际、国内市场的上游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状况不应维持过久,下半年应当有所回落,其可能性较大。
进一步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节水节电,减少浪费从点滴做起,积少成多,从而可较大幅度地降低产品成本。目前国内有些企业厉行节约的做法已见成效,值得学习借鉴。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和成本控制。一方面继续开展体制变革,实行决策重心下移。同时在全集团继续开展节支增效活动,实行精细化管理以降低成本。加强品牌建设。全面开展“精品工程”,力争实现“精品定义”、“精品研发”、“精品制造”、“精品营销”和“精品服务”,从五个环节打造精品,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品牌感受。通过提升品牌附加值,实现真正的价值经营。
电源市场未来的格局将会是大宗市场由主流供应商瓜分,竞争激烈,劣势企业会相继出局,让出市场空间,资源重新整合,最终形成稳定的寡头垄断市场。众多的补缺市场供应商按区域或重点领域获取生存空间。
尽管电源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但还是朝阳产业,也但同样面临振荡,这种震荡对于整个秩序不良的国内电源业也将是一次洗礼,对净化行业的不良竞争、调整电源产业布局的新变化,优化资源配置将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将给国内的电源业带来巨大的机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