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2008年度我国进口铜精矿加工费谈判传出消息,我国主要铜企2008年度进口铜精矿加工费较上一年度下跌21%,综合效益创历史新低。中国企业使用进口铜精矿将面临严重亏损,已经威胁到行业安全。对此,我国一些铜冶炼龙头企业和专家强烈呼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以维护我国铜工业正常发展。
2007年12月14日,我国龙头铜冶炼厂铜陵有色金属控股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和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等企业,与国际垄断巨头必和必拓公司达成 47.2美元/吨和4.72美分/镑的加工费协议,较上一年度跌21%, 较前一年度下降幅度则超过50%,接近历史新低。国内第三大铜企业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韶禄说:"由于美元大幅贬值,以及企业燃料、运营成本加大等因素大幅挤压了铜企利润。综合来看,此次加工费是历史上综合效益最差的,企业照此加工费进行冶炼生产一定是要亏损的。"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铜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我国铜资源严重缺乏,国内原料严重不足导致进口猛增。
2007年1~10 月,我国铜精矿进口量为375万吨,同比增长28.9%,预计全年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大国。进口数量猛增也限制了我国企业的谈判余地。国内落后产能没有按照国家规定退出市场是导致铜矿紧张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