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管理中心>>行业资讯>>新闻资讯正文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生产企业分析
新闻ID号:  19193 无标题图片
资讯类型:  交流培训
所属类别:  电池/蓄电池
关 键 字:  ~
内容描述:  ~
发布时间:  2009/5/9 8:57:35
更新时间:  2009/5/9 8:57:35
审核情况:  已审核开通[2009/5/9 8:57:35]
浏览次数:  共 977 人/次
新闻来源:  ~
链    接:  ~
责任编辑:  ~
发 布 者:  电源在线
图片文件
原文件名:~
保存文件:~
路径文件:~
管理操作:  修改  设置为未审核    发布新闻资讯
内    容:

    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攀升,二氧化碳排放中,25%来自汽车。在我国,汽车排放的污染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很快会居世界第一。减排二氧化碳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如何满足汽车对石油的需求,如何降低汽车对环境的破坏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大问题。

    中投顾问汽车行业分析师李胜茂指出,锂电汽车本身是零排放的,发展电动汽车可以大大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以磷酸铁锂电池为动力的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整个锂电池产业链是新能源汽车投资的重点,而锂电池正极材料是这条产业链中最耀眼的明珠;从长期来看,锂电池必将代替镍氢电池,所以锂电池产业相关公司最具长期投资价值。

    我国小功率锂离子电池早已产业化,形成上下游结合的完整产业链,电池产品超过世界市场的1/3,中日韩三国已成三足鼎立之势。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条件也已基本成熟,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在锂电池产业链目前的产能比较中,由于进入壁垒较高,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产能是最小的,这是整个产业链中最看好的一个环节。目前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比亚迪、中国宝安[10.60 -3.64%]、中信国安[13.33 -1.33%]和杉杉股份。

    国内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产能可满足88万辆混动车的需求,涉及上市公司包括中国宝安和杉杉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