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ID号: |
4505 |
|
资讯类型: |
产业纵横 |
所属类别: |
其他 |
关 键 字: |
~ |
内容描述: |
~ |
发布时间: |
2005/12/12 8:46:28 |
更新时间: |
2006/8/21 11:16:29 |
审核情况: |
已审核开通[2005/12/12 8:46:28] |
浏览次数: |
共 6172 人/次 |
新闻来源: |
电源世界网 |
链 接: |
http://www.cps800.com |
责任编辑: |
阮晓波 |
发 布 者: |
电源在线 |
图片文件: |
|
保存文件:200512128442541662.gif|200512128435465216.gif |
|
路径文件:/uploadfile/newspic/200512128442541662.gif|/uploadfile/newspic/200512128435465216.gif |
|
管理操作: |
修改 设置为未审核 发布新闻资讯 |
内 容: |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前提。在中国很久以前就开始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各种形态的能源,但是能源的社会化和大规模的商业化开发和利用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真正开始。中国现代能源工业的出现至今虽已有百年的历史,但是由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状态,工业化的进程非常缓慢,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商品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也很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新能源与再生能源成为下一步能源战略的重点。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含义在我国是指除常规能源和大型水力发电之外的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小水电、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能源资源。目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主要是以非商品能源的形式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能源供应的,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化机制的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也正在稳步地向商品化能源的方向转变。
从现在的能源供需形势来看,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基本上是平衡的,但从1993年开始成为能源净进口国。预计到2000年一次能源的缺口将有4.6~5.4亿吨标准煤,即使考虑了节能的因素,加大能源开发和节能的力度,仍将有较大的缺口需要靠进口能源来解决。据预测,中国未来能源供需的缺口将越来越大,在采用先进技术、推进节能、加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以及依靠市场力量优化资源配置的条件下,2010年约缺能8%,到2050年将短缺24%左右,其中石油缺额可能多达4.4亿吨标煤。石油进口依存度(净进口量与消费量之比)由1995年的6.6%上升为2000年的20%。预计2010年将上升为23%。天然气进口依存度2000年为6%,2010年为20%。另外能源安全性的问题也将提到议事日程,据专家预测2015年前后将可能发生第三次世界性石油危机,届时我国油气进口依存度将会达到25%左右,在新的世界性石油危机面前,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必将受到威胁。
目前,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是:
1)对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没有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二是长期以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没有常规能源建设项目那样的固定资金渠道,虽然编制了长远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但缺少必要资金支持。从观念上看,这都是由于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或替代常规能源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认识不足造成的。
2)缺乏完整的激励政策
从国外的经验看,政府支持是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关键。国际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如激励、税收、补助、低息贷款、加速折旧、帮助开拓市场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初始动力。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的地区多为边远贫困地区,社会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不高,更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激励和支持。
3)投入太少
80年代以来,国家为推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采取了事业费补贴、研究与发展补贴、投资贴息和项目补贴等政策。但是,同国外比较,我国政府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投入太少。迄今为止,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还没有规范地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和计划,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入过少,缺乏足够的开发与研究,不少关键性设备不得不进口,如大中型风机全部依赖进口,导致发展缓慢,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低。目前,除了外国政府贷款有一些资金可以利用之外,国家计委极少有其它资金投入。
4) 生产规模小,成本高
大部分厂家生产规模小、过于分散,集约化程度低,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不高。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厂已发展到500多家,但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厂家只有31家,真正达到经济规模的还很少。近两年,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销路很好,不少地方大量建设玻璃真空管生产厂,由于受资金限制,规模都不大,原材料来源不稳定,经济效益不高,质量也难以保证。节能炉具生产厂全国有上千家,年销售万台以上的寥寥无几。大中型风电机组国产化计划刚刚起步,形成规模尚需必要的支持。
5)缺少产品质量标准及质量监测系统
目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品品种已发展到100多种,但产品没有形成系列,质量参差不齐,又缺少必要的产品质量标准及质量监测系统,使消费者缺乏对产品的信心,产品规范化、系列化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健全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势在必行。
6)管理混乱,政出多门
长期以来,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工作分散在多个部门。农业部、水利部、原电力部、原林业部等都设有专门的司(局)或处室负责一部分工作。特别是国家经贸委与国家计委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资金分散,重复建设,政出多门,严重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
7)信息不通,情况不明
近年来,农村能源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大大超过国家能源生产发展速度,农村能源供需缺口加大,导致资源过量开采,生态环境恶化。加之农村能源统计没有专门渠道,统计的难度也相对较高,致使国家很难掌握充足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宏观调控。
虽然在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但主流的趋势必须促使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有更大的突破。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及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在未来15年,我国将投资大约1.5万亿元发展可再生能源,用以应对日益加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规划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应的比重,从目前的7%提高到15%左右。 在7日召开的“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表示,中国将从价格保护、税收优惠等方面促进可再生能源事业的发展。 根据国家发改委初步完成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在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30%以上。其中,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9亿千瓦,开发程度达到70%左右,风电达到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达到200万千瓦。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表示,中国政府将采取发展小水电、太阳能光伏电池等可再生能源等办法,解决远离电网的、偏远山区的近300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从能源长期发展战略高度来审视,我国必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已经成为我国“十五”规划中一项重要的政策,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国际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交流频繁。由此可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