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管理中心>>行业资讯>>新闻资讯正文
 
工程院12位院士齐聚株洲 探讨轨道交通发展新路径
新闻ID号:  58194 无标题图片
资讯类型:  行业要闻
所属类别:  车载电源; 传感器
关 键 字:  轨道交通/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
内容描述:  4月28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中车联合主办的“智能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工程前沿技术论坛”在株召开。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领衔的12位院士及中、美、日三国的专家、学者,就轨道交通智能传感技术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热烈探讨。
发布时间:  2016/4/29 11:41:19
更新时间:  2016/4/29 11:41:19
审核情况:  已审核开通[2016/4/29 11:41:19]
浏览次数:  共 2002 人/次
新闻来源:  ~
链    接:  ~
责任编辑:  ~
发 布 者:  电源在线
图片文件
原文件名:~
保存文件:~
路径文件:~
管理操作:  修改  设置为未审核    发布新闻资讯
内    容:

    4月28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中车联合主办的“智能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工程前沿技术论坛”在株召开。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领衔的12位院士及中、美、日三国的专家、学者,就轨道交通智能传感技术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热烈探讨。

    本次论坛共开设了6场专题报告,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学者及产业人士认为,随着新能源和物联网的发展,小型化、节能化和智能化将是传感器的未来趋势,掌握这一趋势,对于为提升轨道交通用传感器的智能化、集成化和数字化水平,推动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传感器作为轨道交通装备的神经末梢感知器,是轨道交通装备运营安全的保障性技术,也是装备持续升级的关键器件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感器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全球传感器市场的规模约为1500亿美元,约有40个国家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开发,研发机构6000余家。而在国内,约有1700余家机构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

    目前,中车株洲所正在进行Asic芯片、MEMS技术、集成传感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在轨道交通领域,开展智能化传感器的研发、产业化和推广,从而实现未来智能列车的运营,为车辆的健康状态监控做出贡献;在轨道外领域,紧跟绿色变频、物联网的发展,开发出领先性的产品,从而引导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