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管理中心>>行业资讯>>新闻资讯正文
 
“风电非并网”—— 中国风电发展新方向
新闻ID号:  8732 无标题图片
资讯类型:  产业纵横
所属类别:  新能源
关 键 字:  风电非并网
内容描述:  ~
发布时间:  2006/11/8 10:50:02
更新时间:  2006/11/8 10:50:02
审核情况:  已审核开通[2006/11/8 10:50:02]
浏览次数:  共 4064 人/次
新闻来源:  电力新闻
链    接:  ~
责任编辑:  NewsSource
发 布 者:  电源在线
图片文件
原文件名:~
保存文件:~
路径文件:~
管理操作:  修改  设置为未审核    发布新闻资讯
内    容:
  由于招标上网的政策导致风力发电者无利可图,内蒙古的数十家投资商纷纷打算退出这一领域。风能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力量,似乎在一出生就走进了死胡同。

  为此,发改委能源局相关人士表示,政府正在研究以“风电非并网”理论为核心的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完成了概念性实验,计划近期在长三角地区进行工业化实验并争取向全国推广。

  顾名思义,“风电非并网”就是大规模风电的终端负荷不再是电网,而是直接应用于某些特殊的工业生产。

  在不久前的中国风电多元化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上,“风电非并网”理论被江苏省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顾为东首次提出,并当即得到了国家能源办副主任徐锭明、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吴贵辉等主管部门领导的公开支持。

  与会专家认为,非并网风电是我国风电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与德国、丹麦、美国等西方风电发展大国不同。西方开发利用再生能源,是在电力供求总体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而我国则面临着环境和能源的双重压力,因此很难借鉴其并网经验。

  第二,我国电网的实际情况比较特别。自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形成了华北、东北等6个区域电网。因为相对独立,这些电网抗超负荷、波动性的能力都很弱。因此在可预期的20至30年内,风电站发电量占整个电网的比例在我国要突破5%的大关相当困难。

  按照风能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要达3000万千瓦。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实现装机容量为126.5万千瓦。

  顾为东把非并网运行方式与并网运行的不同阐述为三个方面。第一,在风电的非并网应用中,风电经过简单处理就可以直接应用于某些特定产业,变成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他建议利用江苏省丰富的盐业资源,用风电推动盐化工工业,形成独特的风电—氯碱—PVC及其它氯产品资源配置合理、产品上下游关系紧密的产业链等。

  专家指出,我国风能多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当地企业可以因此享受到低廉的风电价格,极大地节约成本,形成产品的强大竞争力。

  第二,非并网可以降低发电设备投资。根据倪维斗院士的测算,非并网设备的成本仅为并网设备成本的60%左右。

  第三,风电的非并网直接应用,也减轻了风电并网时对电网系统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