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管理中心>>行业资讯>>新闻资讯正文
 
我国农村电气化的“三次浪潮”
新闻ID号:  9342 无标题图片
资讯类型:  产业纵横
所属类别:  通信电源; 电力电源; UPS电源
关 键 字:  农村电气化/户户通电/
内容描述:  ~
发布时间:  2007/1/18 9:20:34
更新时间:  2007/1/18 9:21:48
审核情况:  已审核开通[2007/1/18 9:20:34]
浏览次数:  共 1472 人/次
新闻来源:  人民网
链    接:  ~
责任编辑:  news
发 布 者:  电源在线
图片文件
原文件名:~
保存文件:~
路径文件:~
管理操作:  修改  设置为未审核    发布新闻资讯
内    容:
  2006年,“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战略、“户户通电”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使得国家电网公司的农电事业新意迭出。在农村电气化的背景下纵向分析,2006年堪称“闪亮的日子”,农村电气化的“第三次浪潮”在这一年掀起。

  第一次浪潮,我国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初始阶段,发生于建国以后至1998年。主要是以解决农村用上电、有电用为目的,很大一部分电气设备是因陋就简。电力行业在全国开展了“电力为农村、为农业、为农民”的“三为”服务,出台了集资办电政策,并于1994年实施“电力扶贫共富工程”,几年间集中解决了近6000万人口的用电问题。到1998年全国已建成农村电气化县5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近400个。

  第二次浪潮,我国农村电气化的攻坚阶段,发生于1998年至2005年。“两改一同价”使农网改造投入超过建国以来投入的总和,集中解决农村缺电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同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让农民既用得上电、用得起电、用得好电。

  而第三次浪潮则把我国农村电气化推进到“提高阶段”。在城乡电网统筹发展的平台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获得持续的动力支撑。

这次浪潮呈整体推进之势:

  “初步农村电气化”扫尾。“十一五”期间,通过国家电网最大限度延伸能够解决供电问题的地区基本实现“户户通电”,解决辖区内部分地区120万户的用电问题。

  “基本农村电气化”加强。在全面完成农网一二期改造工程基础上,并安排县城电网和西部农网完善工程投资约125亿元,着力解决农村电网“卡脖子”问题,增强农电配送能力,扩大农村受益范围。

  “完全农村电气化”启动。8月底启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在山东胶州、河北孟村、辽宁营口市老边区、上海闵行、嘉定、宝山、江苏江阴、昆山、福建石狮、浙江桐乡、瑞安、德清、义乌等13个县、50个乡(镇)、300个村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试点。到“十一五”期末,将建成100个新农村电气化县、1000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10000个新农村电气化村。

  第三次浪潮以巨大的资金投入为保证,覆盖了我国农电发展不同程度的地区,多轮驱动、重点攻坚,农电“十一五”的壮阔波澜由此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