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
在沈教授的眼中,研究军事电源是一个没有止境的神奇世界。战场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电源。一次,沈教授来到正在野外演练的某集团军通信团调研。集团军领导得知他是电源方面的专家,恳切地对他说:“沈教授,你看这汽油发电机组,噪音大,隐蔽性差。你要把这个难题解决好,可就为咱部队立大功了。”
回到学院,沈主任立即召集教学、科研骨干进行了动员:“我们不能把思维局限于课堂上,还要把‘触角’延伸到部队一线,延伸到未来战场!”
在上级领导和学院的关心支持下,沈主任带着几名年轻教员,组建起我军第一个 “军事特种电源重点实验室”,并承担了“某电源隐身技术与装备研究”的课题。他们既没有前人经验可资借鉴,又缺少相关实验设施,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没有高温实验室,沈主任就带领课题组成员在暑期气温最高的露天做高温实验;没有消声室,他们就在凌晨1点最安静的时候做野外噪声实验。野地里,蚊虫成群地往人身上猛扑,他们就抹上风油精,蒙上外套与蚊虫对抗。最终,他们按期完成任务,该成果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面对日益复杂的战场环境和愈发精确的侦察打击手段,传统发电机组隐身性能差和蓄电池可持续供电时间短,成为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为解决蓄电池可持续供电能力差的难题,沈教授借鉴外军经验,提出了“优先发展基于燃料电池的长效隐身模块化电源”的思路。数年磨一剑。2003年,他们完成了“某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技术攻关,并实现8项关键技术的突破,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当沈教授把这一成果带到部队示范演示时,受到一线官兵的高度赞赏。
探索者的脚步无止境。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沈教授继续瞄准军事电源发展最前沿,加快探索的脚步,为我军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可靠、长效的电源保障。
沈卫东,重庆通信学院军事电力工程系主任、教授,全军优秀博士研究生,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主研的成果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和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44篇,有6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