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一些美国芯片业高管不断对美国竞争力下降发出警告。有些人把恢复美国竞争力的必要性比作20世纪60年代的太空竞赛(space race)。多数人给出了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资;改善学校教育;增加对基础设施,即宽带的投资。
但是,美国仍然畏缩不前。大家都在想,如何才能唤醒美国这一新出现的沉睡巨人。其实,不仅是美国,世界其它地区都处于危机之中,这应该引起芯片厂商的警醒。当前的危机是:能源。半导体产业能够并且应该在其中有所作为的。
原油和天然气价格猛涨令人不安,促使人们认为有必要开发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而人们研究太阳能已有几十年的时间,这项技术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并且成本高昂。
实际上,太阳能让我回想起20年前的PC产业。当时PC被视为一种时尚和一般人买不起的奢侈品。而现在,随着半导体产业的进步,PC已成为人们普遍能够承受的必需品,至少在许多领域中是这样。
与现有的电力网格(electricity grid)相比,太阳能成本高出一倍。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正在开发可以降低成本的技术,包括Energy Conversion、Evergreen Solar、夏普、三洋、SunPower等公司。
这些技术涉及的许多工艺与半导体制造有很大的共同之处。许多太阳能OEM正在研究新型晶圆、扩散和薄膜技术,以降低成本。
那么,为什么大型芯片厂商不加入这些技术的研究当中呢?英特尔、NEC、德州仪器、瑞萨科技、意法半导体和其它厂商在这方面拥有最好的人才,却迟迟没有介入太阳能领域。
也许,大多数芯片厂商还不了解这项技术,太阳能又不属于这些公司的核心业务,而且会带来全新和复杂的商业模式。需要政府提供补贴,厂商才可能获利并取得成功。
此外,人们必须对该技术有长期打算,它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赢利。也许这才是问题的所在。长期打算(long-term thinking)可不是目前半导体产业的强项。半导体厂商必须每个季度都要看到经营业绩和企业决策的效果。对于某些人来说,股票期权才是头等大事。
另一方面,半导体产业在太阳能领域可能面临新的机会。如果有谁能降低太阳能技术的成本,那就是IC产业。
美国在这方面走在前列。或许,改变现状、解决能源危机的同时,能够满足华尔街期望,这对社会可是一重大贡献。
但是,美国仍然畏缩不前。大家都在想,如何才能唤醒美国这一新出现的沉睡巨人。其实,不仅是美国,世界其它地区都处于危机之中,这应该引起芯片厂商的警醒。当前的危机是:能源。半导体产业能够并且应该在其中有所作为的。
原油和天然气价格猛涨令人不安,促使人们认为有必要开发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而人们研究太阳能已有几十年的时间,这项技术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并且成本高昂。
实际上,太阳能让我回想起20年前的PC产业。当时PC被视为一种时尚和一般人买不起的奢侈品。而现在,随着半导体产业的进步,PC已成为人们普遍能够承受的必需品,至少在许多领域中是这样。
与现有的电力网格(electricity grid)相比,太阳能成本高出一倍。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正在开发可以降低成本的技术,包括Energy Conversion、Evergreen Solar、夏普、三洋、SunPower等公司。
这些技术涉及的许多工艺与半导体制造有很大的共同之处。许多太阳能OEM正在研究新型晶圆、扩散和薄膜技术,以降低成本。
那么,为什么大型芯片厂商不加入这些技术的研究当中呢?英特尔、NEC、德州仪器、瑞萨科技、意法半导体和其它厂商在这方面拥有最好的人才,却迟迟没有介入太阳能领域。
也许,大多数芯片厂商还不了解这项技术,太阳能又不属于这些公司的核心业务,而且会带来全新和复杂的商业模式。需要政府提供补贴,厂商才可能获利并取得成功。
此外,人们必须对该技术有长期打算,它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赢利。也许这才是问题的所在。长期打算(long-term thinking)可不是目前半导体产业的强项。半导体厂商必须每个季度都要看到经营业绩和企业决策的效果。对于某些人来说,股票期权才是头等大事。
另一方面,半导体产业在太阳能领域可能面临新的机会。如果有谁能降低太阳能技术的成本,那就是IC产业。
美国在这方面走在前列。或许,改变现状、解决能源危机的同时,能够满足华尔街期望,这对社会可是一重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源在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太阳能:IC产业的新大陆
http:www.cps800.com/news/2005-12/20051215153942.html
http:www.cps800.com/news/2005-12/20051215153942.html
投稿热线 0755-82905460
邮箱 :news@cps8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