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二年内,有关内蒙古风电投资热潮的报道不断见诸媒体。以至于这种投资“过热”的局面,还一度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然而,近日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却透露,目前许多风电投资商正在纷纷撤离内蒙古。近两年到内蒙古考察风力发电的中外投资商至少有上百家,最后签订协议的也有50多家。而事实上,“在已签订协议的企业中,目前真正进行建设的只有十来家,一些企业还在观望,而一些企业已决定撤出”。
据知情人士称,计划撤出的投资商,大部分都已基本办齐手续,如华睿集团、瑞士Adxia公司、中加合资的希力方舟等。而西班牙EHN、美国金州等公司,目前在内蒙古建立风电厂的前期工作也已基本完成,但因没有拿到电价,目前仍在观望。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内蒙古风电投资在短短时间内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这些企业普遍对目前中国在风电领域实施的招标电价制不满,因为低价中标的结果是几乎无利润可言。”上述业内人士说。
对此说法,内蒙古发改委风电专家组组长陈通谟表示认可。陈对记者表示,对于目前风电定价体制的问题,他曾数次向全国人大、政协、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上书。
因为招标定价实际上是以“出最低价者为中标者”的标准来定价的,所以导致中标的上网电价远低于合理范围。陈通谟认为,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合理的风电价格应不低于0.56元/千瓦时,长江以南地区应在0.60元/千瓦时以上。如果低于这个价格,企业将无利可图。
但是,从目前四期招标结果来看,中国风电特许权中标价全都低于合理价格。2003年如东项目中标的华睿公司中标价为0.436元/千瓦时(其他5家公司的投标价在0.607元—0.715元/千瓦时之间),2004年如东二期项目中标的龙源公司中标价为0.51元/千瓦时,通榆项目中标的龙源和华能公司中标价为0.509元/千瓦时。
而在近期结束的第四次招标中,内蒙古辉腾锡勒项目的中标者北京国际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中标价格更是创出了全国最低价0.382元/千瓦时。
正是由于招标电价过低,使风电投资商难以赢利,所以许多投资商已经对在内蒙古投资风电失去兴趣。
“我们正考虑把项目移到别的国家去。”在“2006长城世界可再生能源论坛”上一位外商代表激动地说。
一些代表更质疑,为了降低标价,不少投资企业不得不各出奇招,如过高评估风能资源和上网电量,设定较高的第二段电价,低估设备价格、风电机组基础成本和消减运行维护费等。有的投标企业还与本公司在境外注册的企业组成所谓的“中外合资企业”享受外商优惠政策,形成不公平的竞争。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以及绿色和平组织对中国近三年来风电招标的统计看,最后能够中标的绝大部分都是国企,而民营和外资企业则微乎其微。以第四期项目为例,此次参加投标的开发商共有17家,都是清一色的国有电源公司。
统计报告还指出,这些企业依托集团的强大后盾,往往报出很低的投标价,结果达不到吸引民营和外国投资者、实现风电开发多元化的目的,从而阻碍了风电产业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最终与培育风电这个新兴产业的初衷相违背。
然而,近日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却透露,目前许多风电投资商正在纷纷撤离内蒙古。近两年到内蒙古考察风力发电的中外投资商至少有上百家,最后签订协议的也有50多家。而事实上,“在已签订协议的企业中,目前真正进行建设的只有十来家,一些企业还在观望,而一些企业已决定撤出”。
据知情人士称,计划撤出的投资商,大部分都已基本办齐手续,如华睿集团、瑞士Adxia公司、中加合资的希力方舟等。而西班牙EHN、美国金州等公司,目前在内蒙古建立风电厂的前期工作也已基本完成,但因没有拿到电价,目前仍在观望。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内蒙古风电投资在短短时间内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这些企业普遍对目前中国在风电领域实施的招标电价制不满,因为低价中标的结果是几乎无利润可言。”上述业内人士说。
对此说法,内蒙古发改委风电专家组组长陈通谟表示认可。陈对记者表示,对于目前风电定价体制的问题,他曾数次向全国人大、政协、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上书。
因为招标定价实际上是以“出最低价者为中标者”的标准来定价的,所以导致中标的上网电价远低于合理范围。陈通谟认为,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合理的风电价格应不低于0.56元/千瓦时,长江以南地区应在0.60元/千瓦时以上。如果低于这个价格,企业将无利可图。
但是,从目前四期招标结果来看,中国风电特许权中标价全都低于合理价格。2003年如东项目中标的华睿公司中标价为0.436元/千瓦时(其他5家公司的投标价在0.607元—0.715元/千瓦时之间),2004年如东二期项目中标的龙源公司中标价为0.51元/千瓦时,通榆项目中标的龙源和华能公司中标价为0.509元/千瓦时。
而在近期结束的第四次招标中,内蒙古辉腾锡勒项目的中标者北京国际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中标价格更是创出了全国最低价0.382元/千瓦时。
正是由于招标电价过低,使风电投资商难以赢利,所以许多投资商已经对在内蒙古投资风电失去兴趣。
“我们正考虑把项目移到别的国家去。”在“2006长城世界可再生能源论坛”上一位外商代表激动地说。
一些代表更质疑,为了降低标价,不少投资企业不得不各出奇招,如过高评估风能资源和上网电量,设定较高的第二段电价,低估设备价格、风电机组基础成本和消减运行维护费等。有的投标企业还与本公司在境外注册的企业组成所谓的“中外合资企业”享受外商优惠政策,形成不公平的竞争。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以及绿色和平组织对中国近三年来风电招标的统计看,最后能够中标的绝大部分都是国企,而民营和外资企业则微乎其微。以第四期项目为例,此次参加投标的开发商共有17家,都是清一色的国有电源公司。
统计报告还指出,这些企业依托集团的强大后盾,往往报出很低的投标价,结果达不到吸引民营和外国投资者、实现风电开发多元化的目的,从而阻碍了风电产业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最终与培育风电这个新兴产业的初衷相违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源在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NewsSource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NewsSource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链接:风电招标定价引发大批投资商撤离内蒙古
http:www.cps800.com/news/2006-11/200611394222.html
http:www.cps800.com/news/2006-11/200611394222.html
文章标签: 风电
投稿热线 0755-82905460
邮箱 :news@cps8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