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决定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紧凑型节能荧光灯的节能灯泡再征收1年的反倾销税;而在此前的9月,印度对我国节能灯出口反倾销立案,调查2006年4月1日到2007年3月31日期间出口涉案产品到印度的公司。至此,以佛山照明、欧斯朗等企业为代表的佛山节能灯生产企业正面临“两线作战”的艰难境地。
国产节能灯历经磨难
其实,欧盟自2001年起就对产自中国的节能灯泡征收为期5年、最高达66.1%的反倾销税。实际上,近年来欧盟内部关于取消对中国节能灯泡征收反倾销税的呼声一直不断。
一方面是在全球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欧盟对环保问题高度重视,今年3月初,欧盟各成员国领袖签署了一项环保协议,两年内欧洲各国将逐步用节能荧光灯泡取代能耗高的老式白炽灯泡,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据欧盟委员会估算,欧盟所有家庭如果将白炽灯全部换成节能灯,可以减少60%的家庭照明用电,这就意味着欧盟对节能灯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随着国际上一些大的节能灯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相当一部分产自中国的节能灯泡实际上是由欧盟企业在中国生产的,目前包括荷兰飞利浦公司在内的欧盟主要节能灯泡生产商都在中国设有工厂,飞利浦公司大部分产品需要从中国出口到欧洲。因此,欧盟对中国节能灯泡延长一年征收反倾销税,被制裁的也包括这些在华外资公司。据飞利浦公司估计,因欧盟对产自中国的节能灯泡征收反倾销税,该公司每年损失达2000万欧元,所以大部分欧盟节能灯泡生产企业都希望停征反倾销税。
也正因为此,在此反倾销措施于去年7月到期之时,欧盟应少数照明器材制造商的要求,又对产自中国的节能灯泡展开为期15个月的调查,以决定是否继续征收反倾销税。今年8月,欧盟委员会建议对产自中国的节能灯继续征收1年反倾销税,并将这一建议提交欧盟理事会批准。
其实,欧盟对我国节能产品的出口设置的障碍还远非如此,除了反倾销税这一贸易壁垒,欧盟还通过技术壁垒的方式施加影响。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3大绿色指令——《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指令)、《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RoHS指令) 和《耗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EUP指令)。
新措施影响有限
尽管关税壁垒使中国出口欧盟市场的节能灯泡价格在欧盟当地大幅上涨了25%至66%,但近几年来中国节能灯对欧出口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据欧盟在2005年7月到2006年6月的统计数字,市面上69%的节能灯产自中国。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6年中国对欧出口的节能灯是在增长的,但不能否认,增长比较缓慢。
对此,专家认为,欧盟反倾销税政策已实施了6年,因此与最初实施时相比,它对我国节能灯具的出口影响有限。同时,在今年3月9日结束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上,与会人士达成协议,欧洲各国将在两年内逐步用节能荧光灯取代能耗高的老式白炽灯。目前,欧盟国家本土产品仅能满足25%的市场需求,而且价格普遍昂贵,这些正面因素都促进着中国节能灯的出口。
作为我国节能灯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基地,据福州海关统计,今年1-7月,福建省累计出口节能灯2.8亿只,价值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79.6%和86.3%。在另一个节能灯生产大省广东,出口形势同样喜人。据黄埔海关统计,今年1-8月,广东省累计出口节能灯3.3亿只,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7.1%。
企业还需苦练内功
但由于目前我国出口的节能灯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在数量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隐忧。如我国对欧盟节能灯出口占我国节能灯出口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26%萎缩至2006年的13%。需要注意的是,8月30日,印度正式对我国节能灯出口提出反倾销立案,如果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率,必将遏制我国节能灯对印度市场的快速增长态势。
技术标准则是企业面临的另外一个需要跨越的壁垒。虽然目前有节能灯的国际标准,但国际标准只是提出共性要求,在具体出口到某个国家或地区时,节能灯还需要满足当地的标准要求,这需要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准。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我国节能灯企业应当积极调整产业布局,依靠自主创新,越过国外的相关技术贸易壁垒。同时,也可适当关注国内市场。据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统计,2006年我国节能灯产量达24亿只,其中80%销往国外,而在国内,高能耗白炽灯的年消费量仍达30亿只左右,因此,国内节能灯市场大有可为。
编辑:coco
来源:大功率LED网
http:www.cps800.com/news/2007-12/2007122611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