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Peng Jiang、Chih-Hung Sun以及波特兰州立大学的Bin Jiang。Peng Jiang表示,太阳能电池的低效率部分是由硅材料的反射性造成的,而目前的一些防反射涂层并不十分理想。在较窄的波长范围(500nm—800nm)之外,日光(波长为400nm—1400nm)的反射损失会大大增加。
研究人员的最新灵感来自于飞蛾的眼部结构——一个个“鼓包”的依序排列让整个眼睛几乎不反光。尽管这是飞蛾自然进化出的防御夜间敌人的手段,但如果将其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就有可能会大大增强光线的吸收。研究表明,新手段可以让硅片对光线的反射少于2%,而没有涂层时,这一数字为35%—40%。
通过将悬浮有纳米颗粒的液体置于硅片上,并令硅片旋转,纳米颗粒就会按照他们构造的“蛾眼”模板分散开来。Jiang表示,“该过程中纳米颗粒的排列是自组装的。”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不但在技术上容易实现,而且成本较低。这是当前的防反射涂层所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
研究人员的最新灵感来自于飞蛾的眼部结构——一个个“鼓包”的依序排列让整个眼睛几乎不反光。尽管这是飞蛾自然进化出的防御夜间敌人的手段,但如果将其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就有可能会大大增强光线的吸收。研究表明,新手段可以让硅片对光线的反射少于2%,而没有涂层时,这一数字为35%—40%。
通过将悬浮有纳米颗粒的液体置于硅片上,并令硅片旋转,纳米颗粒就会按照他们构造的“蛾眼”模板分散开来。Jiang表示,“该过程中纳米颗粒的排列是自组装的。”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不但在技术上容易实现,而且成本较低。这是当前的防反射涂层所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源在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coco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coco
来源:科学时报
本文链接:“蛾眼”启发高效太阳能电池研究新思路
http:www.cps800.com/news/2008-2/200822711422.html
http:www.cps800.com/news/2008-2/200822711422.html
文章标签: “蛾眼”/太阳能电池/纳米技术
投稿热线 0755-82905460
邮箱 :news@cps8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