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宁波检验检疫局统计,2008年一季度宁波地区出口原电池数量5.28亿个,金额4977.45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49%和6.10%,而2007年同期原电池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34.19%和50.87%,出口形势截然不同,遭遇"倒春寒"。
据分析,一季度宁波原电池出口的颓势主要是受到了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等重要出口市场疲软影响。资料显示,2008年一季度,原电池出口欧盟1.70亿个,金额1745.97万美元,出口数量下降了3.41%,出口金额仅增长1.47%;出口美国9725.59万个,金额891.70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43.40%和42.58%;出口中国香港6758.30万个,金额649.68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1.17%和6.25%。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宁波原电池出口近年来快速增长的良好形势下一直存在隐忧:一是技术壁垒层出不穷,出口阻力增大。欧盟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电池及蓄电池指令,出口欧盟的电池不仅要满足近乎苛刻的汞、镉含量要求,还将承担昂贵的回收费用。此外,欧盟已经颁布实施的WEEE指令和REACH指令,对电池进口也设置了很高的准入标准,使出口到欧盟的电池成本大幅度增加。二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企业成本压力上升。去年以来,电池原材料金属铅、镍的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天然锰粉、电池铜帽的铜材、碱锰电池用的钢带、铜丝、锌粉等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特别是锌粉,由于国内锌粉质量不过关,必须从欧盟进口,进价以欧元结算,而原电池出口基本以美元结算,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不断下调,在原材料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的双重作用下,今年一季度原电池的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30%以上,企业的成本压力明显上升。三是原电池需求发生改变,企业产能供应不足。随着电器、玩具等产品的往小型化、精细化发展,对7号电池的需求逐渐增加,5号电池的需求逐渐减少,出口需求比例由原来的四六开逐渐变成六四开。而出口企业对此市场变化准备不足,7号电池的产能明显滞后市场需求,而5号电池的产能严重过剩,这也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巨大浪费。
为此,检验检疫部门建议:一是加快国内电池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国内电池行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积极应对国外绿色贸易堡垒。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加强自主研发,寻找原材料替代品,加快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大在国际市场寻找廉价原材料供应商的力度,在必要的时候,勇敢地走出国门,去国外投资办厂,以规避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三是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增强市场敏感度,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方向和扩大产能。
编辑:coco
来源:中国广播网
http:www.cps800.com/news/2008-4/2008425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