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电源在线首页>>行业资讯>>交流培训>>光伏产业如何面对金融与经济危机正文

光伏产业如何面对金融与经济危机

2009/6/12 9:21:39   电源在线网
分享到:

    光伏工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最近几年平均每年递增30%~50%。2007年世界光伏工业产量为4000兆瓦(MW),其中中国为1088兆瓦,占世界总产量的27.2%,是世界第一生产大国。据初步统计,2008年世界光伏工业产量达到6100兆瓦左右,比2007年增长约50%。中国的产量达到2000兆瓦以上,比2007年增长近1倍。图1是全世界太阳电池年产量的增长情况。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光伏工业产生了很大冲击,加之外汇汇率不稳定,不少光伏企业的订单和利润减少,造成部分企业停产或减产。我国光伏产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由于我国光伏工业的产品(太阳电池组件)90%以上出口国外,随着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外对光伏发电工程的投入减少,政府经济补贴减少,致使我国主要依靠产品出口国外的光伏企业遇到了很大困难。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应对:

  一、大力拓展国内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光伏企业产品主要依靠国外市场,这给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根据统计,2007年我国太阳电池发电安装量约为20兆瓦左右,只占我国太阳电池总产量的约1%,直接导致我国光伏企业消耗了大量国内能源为外国创造清洁能源的不合理现象。所以只有大力开发国内市场,才能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以帮助我国光伏企业度过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使清洁干净的太阳能真正为我们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带来实惠。

 但是,在开发国内市场方面应该注意下列问题:

 1)尽快实施上网电价法和国家财政补贴政策:在光伏发电并网使用和实施上网电价法方面,国家已有《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规定,但具体实施细则迟迟未出。实际上,现在光伏发电设备的价格大幅度降低,实施上网电价法的条件渐渐成熟,笔者认为上网电价法可以在某些省、市和地区先进行试点实行,并且上网电价也可以每2~3年调整一次。

 实施上网电价法后,有实力的投资家和光伏企业可以自己投资建设光伏发电站、为自己的产品找到出路。电力公司和其他单位甚至个人也可以投资建设光伏电站,其中部分投资经费可以用税金抵扣或适当补助。首先可以利用大型的仓库、会场、学校的房顶来建设光伏发电站与建筑一体化(BIPV)工程。

 2)大力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站:日本、德国、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站。因为户用光伏发电站便于管理,发电效果直接与居民的家庭经济收益相关,对宣传利用清洁而无污染的太阳能的理念非常有效,居民乐于接受,使用效果良好,而且节能效果也很好。根据实际测量,中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一些地区,每一瓦太阳电池的年发电量大约为1千瓦时(即通常说的1度电)。在这些地区,如果在自家的房顶上安装3千瓦的太阳电池(面积约20平方米),则全年可发电量可达3000多度,足够一户应用。如果以每发一度电耗煤350克计算,全年可以节约煤炭1吨左右,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3吨左右。

 据统计,至2005年底,日本已依靠政府补贴(补贴资金占建设资金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全国建设了28万余个户用光伏发电站。2008年福田(前)首相决定继续大力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站,恢复政府经济补贴,计划在70%的新建居民住宅上安装户用光伏发电站。图3为韩国的太阳能低能耗建筑。

 投资一个3千瓦的户用光伏发电站约为十万元人民币,中国有些高级住宅区的居民完全有条件承受。并且,户用光伏发电站的使用,每年可节约电费2千余元、节约煤炭1吨左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3吨左右,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5年以上,具有长远意义。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尽快实施对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补贴政策,促使户用光伏发电站的发展。

 3)大力推广太阳能汽车和游艇在汽车顶部安装太阳电池,将太阳电池发出的电储存在蓄电池中,作为电动汽车的电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太阳能由于功率密度较小,要完全依靠太阳电池为动力运行有一定困难,但作为电动汽车的辅助动力则一定可行。一般大客车的顶部可安装1000瓦左右的太阳电池,小客车的顶部可安装300-600瓦左右的太阳电池。虽然一辆汽车的发电量不是很大,但数百万辆汽车的总发电量就十分可观。如果一辆汽车的太阳电池发电功率以500瓦计算,100万辆汽车的发电功率可以达到5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中型发电厂。这种小型太阳电池动力车,非常适合居住在在农村或市郊的近距离(20~30公里)上班族使用。在上班时间,太阳电池可以对蓄电池充电,使其有足够的能量积蓄,供下班时使用。目前上海联孚新能源科技公司正在大力研制太阳电池混合动力汽车。

 同样,旅游区的游艇使用太阳电池驱动也是完全可行的。图3是德国Lucerne湖上的以太阳电池为动力的渡艇。

 4)大力开发多样性光伏应用产品由于光伏发电的阳光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使用寿命长;不消耗燃料、不消耗水,安装简单方便,能够就地发电,发电功率又可以在很大范围变化,所以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制造多种多样的应用产品。例如、航标灯电源、微波中继站电源、农用水泵电源等等。开发制造这些产品可以使企业找到产业发展方向。

  二、政府应该大力扶植光伏企业

 开发国内市场的关键首先要靠太阳电池企业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以有利于太阳电池的推广使用,其次要倚靠政府的扶植和支持。

 太阳电池光伏发电作为无穷的可再生新清洁能源,在发展初期成本相对比较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是世界各国都在推行的办法。这对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都非常有利。按照上海地区的阳光条件,以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15%来计算,每1平方米的太阳电池每年约可发电150度(千瓦时),以每发1度电需煤350克计算,每年可以节省煤炭50公斤左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0公斤。由于太阳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30年以上,所以使用1平方米太阳电池总共可节省煤炭约1500公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500公斤。如果安装1兆瓦(100万瓦)太阳电池发电系统,则每年可以发电100万度(千瓦时),节省煤炭350吨,30年可以节省煤炭105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500吨左右,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显著。

 2009年3月30日,我国财政部为贯彻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战略部署,加快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制定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我国50千瓦以上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将根据情况每瓦补贴20元。这个政策将大大增加我国光伏企业度过困难期的信心,促进我国光伏建筑一体积化事业的发展,并将会促进上网电价法的实施。但是此政策的实施要有一定的时间延迟,补贴总额也有一定限制,有些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感觉。

 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地方政府也应该大力支持光伏企业,特别是财政情况比较好而光伏产业发达的上海、江苏、浙江等华东地区,地方政府更应该给以积极支持。

 例如,若上海市政府能在最近几年内,每年拿出5亿元来补贴光伏发电项目,以每瓦补贴10元人民币计算,就可以在上海的众多的仓库、校舍、楼房等屋顶上每年建造50兆瓦的太阳电池光伏发电系统,就可以帮助上海十余个大中型光伏企业度过困难时期,而且每年可以节约煤炭约17500吨(在太阳电池使用寿命30年中可以节约煤炭50余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约52500吨,还可以解决几千人的就业问题。所以若这一措施能够实行,不但可以帮助上海的光伏企业度过这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节能减排、改善就业都非常有利。

 三、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低潮时造船,高潮时出海”这是著名企业家、晶龙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靳保芳先生的名言。光伏市场低迷、企业生产任务不足的时机,也是加强企业自身建设的好时机。

 只有搞好企业自身建设,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可以包括多个方面:

 首先是优化生产设备、优化生产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利用在国外出售光伏产品的外汇收入,购买国外的优良设备,以减少或避免外汇贬值的影响。

 其次是进行技术攻关,努力提高太阳电池的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以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例如,无锡尚德公司正在推广生产稳定性很好的掺镓晶体硅电池,并已经研制出单晶硅电池效率18.8%和多晶硅电池效率17.2%的高效率太阳电池,正在扩大生产。

 再次是改善企业管理,特别是生产管理,要使生产流程更加合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第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和训练,提高生产技能,努力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成品率,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档次,以有利于市场竞争。

 四、积极开发国外市场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促使太阳电池硅材料和太阳电池的成本在短期内大幅度降低,这也是太阳电池大量推广使用的好时机。从长远看也是推动太阳电池产业大发展的动力。对于那些资金充裕、已具相当的生产规模,并在海外市场有一定份额和的企业来说,可以利用我国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开发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市场,还可以利用我国援助国外的资金与项目开发一些国外市场。

 五、控制我国光伏产业规模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两大长远难题,光伏产业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但是,每一种产业的发展都不能盲目发展,要有适合于实际情况的产业规模。

 前几年,由于光伏产业的产值大、资金流动快、如果经营的好获利也较快,所以吸引了国内和国外的众多的企业家和投资家。

 目前我国中大型光伏企业已有50余家,25兆瓦的生产线有近150余条,现在全国的太阳电池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每年4000兆瓦以上,远远超过我国甚至全世界当前的需要量,而且现在仍然有很多企业家要投资光伏产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各级政府要对光伏产业进行适当控制和引导,企业家和投资家也应该增强风险意识,实力不强的企业可以考虑退出这一产业,或以推广太阳电池的应用产品为主。

 太阳电池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降低成本,使光伏发电的成本能够与燃煤发电的成本相当或更低,提升光伏发电的竞争力。根据最近的报道,美国FirstSolar公司的薄膜太阳电池的制造成本已经达到每瓦0.98美元,成为全世界首家太阳电池生产成本低于每瓦1美元的工厂,对全球太阳电池行业具有很大的鼓舞和促进作用。最近,尚德电力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施正荣博士也说,尚德电力公司一定力争在2010年达到太阳能发电成本与火力发电成本持平的目标。

 我们相信经过这次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考验,中国的光伏产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作者: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魏光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源在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来源:世纪电源网
本文链接:光伏产业如何面对金融与经济危机
http:www.cps800.com/news/2009-6/200961292139.html
文章标签:
  投稿热线 0755-82905460    邮箱  :news@cps800.com
关于该条新闻资讯信息已有0条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请您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法律责任
·本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删除其管辖的留言内容
·您在本网的留言内容,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用户名: 密码: 匿名留言   免费注册会员
关键字:
        
按时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