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请问与国际上其他品牌的类似产品相比,Infineon的600V C6在各方面有何区别?
答:首先,在单位封装方面,以T220封装为例,其他品牌类似产品的导通电阻大约是380毫欧,比我们高好几倍,而我们C6现在做到最好的是99毫欧。如果他们为实现同样的导通电阻需要应用TO-247封装,成本将会贵许多。众所周知,在半导体的成本中,封装是很关键的问题。我们在TO-247封装方面能做到最好的45毫欧,而其他品牌不能做到这么低,这也是我们的区别之一。
其次,在电源工作频率方面,我们的MOSFET开关频率可以提高到250kHz~400kHz。如果用其他品牌的超级结结构的MOS,会产生大的损耗,很难去实现。但如果采用CoolMOS,可以实现频率超过250kHz。当然开关频率越高,损耗越高,例如超过450k以上,就要采用零电流,零电压等软开关架构,我们就可以配合二极管去做。
Q2:这个开关是否不再需要采用谐振的电源架构?
答:准谐振要求不能太高,如果是二三百瓦就不推荐了。当输出功率越高,电流就越大,导通损耗则越高。如果没有一个低导通电阻的MOS,导通损耗会很大。而CoolMOS的导通电阻很低,可以降低导通损耗。另外CoolMOS里面的输出电容很低,该参数是影响开关损耗最大的因素。如果输出电容量低,累计损耗就低。采用谐振的设计,也需要通过对输出电容进行通电放电,也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因此,如果是用传统的MOS进行设计,损耗会很高。
Q3:输出电容对电路本身有影响,那输出电容降低之后是否对线路性能也有影响?
答:将输出电容降低不会影响电路的性能。但开关频率提高,输出电容会和PCB寄生的电感等参数会产生谐振,会产生些尖峰。工程师应该关注这一点,不管提高还是降低,都需要知道寄生参数的影响。所以,在做PCB布板的时候,需要了解如何将其优化。如果没有这些配合,不可能把开关频率提高。仅仅改变参数,是不会对电路产生影响的。
Q4:C6的开关频率是多少?
答:开关频率由用户自行设定。MOS的开关频率是从PWM来确定的,100k、150k或200k都可以。
Q5:如果频率到了100k以上,那总体损耗是否由开关损耗来决定?是否可以说总体损耗还是由最大的开关频率来决定?导通损耗存在多少?
答:工程师选多大的开关频率去做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成本、效率和大小。只要将开关频率提高,诸如电容等被动器件的体积就可以变小。但导通损耗一定会存在,永远是越低越好。对于功率半导体来说,导通电阻和寄生电容是成反比的,一个高,另一个势必就低,但我们可以将两者达到一个优化点。
英飞凌的方向是在降低导通损耗的同时又降低开关损耗.我们提倡的FOM参数也就是体现我们的方向。
导通电阻越小的开关管,由越多的MOS胞元并成,寄生出来的电容也就越多,也就会增加越多的开关损耗.这就要工程师在开关损耗与导通损耗间找个平衡点.
Q6:以开关损耗为主时,该器件的总体损耗会高出很多吗?
答:由于寄生参数变低,就会降低其开关损耗。每一次充电放电的能量损耗和每一个开关的损耗都会降低。但如果你将开关频率继续提高,还是要考虑很多方法去控制其损耗。
Q7:C6比C3价格更便宜,如何降低C6的产品成本?
答:C6的推出将会取代我们最流行的C3。为了与竞争对手相抗衡,我们就应该降低产品成本,所以我们需要推出新的系列。为了避免被淘汰,我们也必须要朝着降低成本的方向进行,C3已经没有降价的空间,所以我们才推出了C6。
成本主要来自晶元的大小, CoolMOS C6采用的是新科技, 让里面的晶体变的更小, 并采取新的封装技术降低成本。
Q8:C6与C3有很大的关联性,那C6可以取代C3吗?是否有C4和C5两种产品?
答:可以。没有C4,因为4在中文里有不好的寓意。至于C5,我们已经将其命名为CP。CP的开关损耗是最低的,比C6还低,所以C6不能代替CP。CP更适合在更高效的电源产品中。
Q10:CFD是900V还是600V?除了用在服务器等设备,C6和CP还应用在哪些领域?
答:是600V。它是带体内快恢复二极管的,适合于例如桥式电路等零电压或零电流软开关场合.
C6和CP还可应用在太阳能、电脑电源、LCD和绿色照明等各个方面。对于超级结结构的MOS在3-5W的手机充电器领域的价格不占优,CoolMOS亦如此。
Q12:C6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高端还是低端产品?它能应用在Eeepc上面吗?
答:既然C6将要代替C3,而C3已经几乎运用在所有的产品上,所以C6没有任何倾向性,它几乎可以应用在所有的电源上面,包括Eeepc。
Q13:在多少瓦的时候,C6可以达到最高的性能成本比?
答:没有这样一个确切的点,其实我们考虑最多的还是成本。我们将给工程师提供很多选择,而不是随意定下方案怎么做。我们更多会依据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来定。毕竟无论做多大的功率,只要价格没有竞争力,厂商都不会做。
Q14:竞争对手是否有类似于C6的产品?
答:有,但我们是领导地位。英飞凌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做了,客户很信赖我们的产品。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第五代,比竞争对手要先进。我们曾经发现过的问题,他们一定会重复。我们之所以开始研发C6是因为C3的发展空间不大,需要一个更先进的产品来代替它。
Q15:C6的价格策略如何?你们将如何定价?
答:我们基于成本和性能的考虑来研发C6。C6比C3便宜,是市场所决定的。
Q16:尺寸和功率往往成正比,请问英飞凌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
答:要做到小晶元,我们通过做到降低损耗来达到平衡。如果损耗跟之前一样,那是没有竞争力的。按参数来说,晶元改变就会引起很多改变。晶元小,ID一定会小,这是物理现象,但是ID小不影响设计。因为ID只是一个计算结果值。■

来源:英飞凌
http:www.cps800.com/news/2009-6/200962511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