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来说,在清洁能源上的合作显然已经势在必行。
中美『捆绑』?
显然,经济上的能源合作比政治上的气候谈判要来得容易。
在通过S%26amp;ED这样的高层渠道向中国正式推介奥巴马的计划之前,从美国国会到美国政府再到其他的商业性或研究性组织,都已不断向中国试探两国能源合作的界限。
在6月,《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而之前的一个月内,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约翰·克里带着该法案草案绕着世界上主要的气候变化谈判国家和地区走了一圈。
『美国国会过去并不支持应对气候变化,而且一直将美国是否实施定量减排同中、印捆绑在一起,现在美国政府决定着手去做,就需要平抑国会及国内的压力,所以积极通过外交手段拉动中国和印度一起做,促使《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能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20日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美方所提出的低碳经济,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本月20日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低碳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低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我认为中国也会积极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增长的措施。』
低碳经济技术路线图
在此前克里的访问中,中美能源对话的『路线图』已见雏形。在一份名为《中美清洁能源动议》的文件中,随克里同行的美国能源、金融、法律和公共政策领域的专家同中方一道,就中美所共同面对的能源挑战也作出了八个优先合作领域的动议。
其首要的动议是建立联合能源实验室,负责开展优先的政府合作项目或由中美两国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的合作研究项目。
其他主要的动议还有,『要构建智能电网(包括输电和配电网络)所需知识与技术的共享』,可以针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离峰发电开发和部署分布式『智能』配电系统。
此外,中美两国要在(绿色)清洁煤炭项目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其中包括碳的捕捉和储存(CCS),从而使两国能够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加速清洁煤技术的部署,并提出了设计并建造四个示范级先进的近零污染、零排放燃煤发电厂。
再次,要提高太阳能发电和热水系统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制定到2020年太阳能部署的宏伟目标。最后,要推动向电动汽车的转型:『中美两国各自在一个或多个城市积极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从而满足充电式双动力混合车和电动汽车的需求,确立到2015年使该等城市的上述汽车保有量至少达到10万辆的宏伟目标。』
上述路线图中的一些动议目前已经得到应验,其中联合能源研究所就是最快的一个。7月份,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和商务部部长骆家辉访华时,中国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和美国能源部在人民大会堂共同宣布,将成立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
按照路线图的安排,朱棣文在访华时还特意到了国家电网公司同总经理刘振亚探讨智能电网合作的前景,到了中国的华能集团同总经理曹培玺商谈了CCS和清洁煤电的合作意向,同信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了建筑节能技术合作的备忘录。
而正在进行的S%26amp;ED在探讨低碳经济时或许也会依据上述思路展开。
或近或远的未来技术
不过,路线图所提出具体技术的合作前景或许还有待时日。譬如CCS和清洁煤电等技术还只是作为技术储备而存在,而且中美两国对这些技术的研发出发点并不相同。
美国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大国,其退出《京都议定书》以逃离强制定量减排责任的行为更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的指责和压力。但是在美国,超过30%的电力来自于煤炭燃烧,现有的经济结构还需要煤炭来支撑。
在这样一种两难条件下,周大地对记者表示,美国支持CCS更为实际的原因是在应对国际社会对美国施加的减排压力以及维护美国自身能源需求、保持既有能源结构的情况下作出的折中安排。
而中国约80%的电力生产都是依靠煤炭燃烧,在未来也可能面临强制减排的压力,所以清洁煤电和CCS技术很自然的成为中美低碳经济合作的内容之一。但在该技术上,中国并不如美国那么急切,而是一直将清洁煤电和CCS作为未来技术的储备。
此外,美国也一直紧盯着中国的减排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其煤炭消费量相当于美国的2倍。国际能源署预测说,2030年中国的发电容量将从0.7亿千瓦增长到2亿千瓦,所以CCS技术对中国来说将会非常关键。而一旦中美技术合作的成果成熟,美国对中国减排市场的开拓就有较大优势。
美国企业界的人士表示得更为直接。美国主要的电及天然气供应商杜克能源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尤金(JamesEugene)在本月初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杜克公司非常渴望投资中国的清洁煤项目。
『真正搞低碳经济,中国必须首先搞清楚自身温室气体排放的清单并对症下药拿出可行的技术清单,不能盲目。』周大地说。
合作应有对等机制
今年正好是中美科技合作30年,30年后的今天,中美科技合作正逐步摆脱单一的技术贸易方式,转向更为对等的合作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对S%26amp;ED的吹风会上会强调在低碳经济探讨上本着『双方合作的开发基础』的原因。
朱棣文访华时其实已经透露了这一变化的信号。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他在介绍中美能源合作时都会强调,这是『共同开发和拥有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
周大地对记者表示,这其实也是中国此前提了很久的建议,让双方都享受技术开发带来的成果,而不是像以往一般在合作后只转化为价格高昂的美国对中国的技术贸易。
事实上,在30年后的今天,中美在这一方面的合作也有技术基础。比如,在电网合作上,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和美国的调峰技术就是很好的互补。而在双方都倡导的清洁煤电方面,技术互补同样存在。
在IGCC技术上,美国有着运营经验,这对于中国未来的清洁煤电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美国现有的技术并不是世界领先的,也需要中国技术的支持。中国的绿色煤电有限公司的主要技术支持之一是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的自主研发的两段式气化技术,该技术已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50MWIGCC项目进行了技术输出。■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http:www.cps800.com/news/2009-7/200972915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