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业内预计2015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将达22万台,同比增长162%,实际产能将为5GWh,而动力锂电池需求约达12.55GWh,产值约合250亿。未来1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
据悉,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7万台,在其拉动作用下,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规模达120亿元,同比增长200%以上。2015年1至3月,我国锂电池产品产量为10.4亿自然只,同比增长约为3%,远未与新能源汽车300%的增速匹配,动力锂电池产能远未满足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现在动力电池基本上只要能造出来,销售出去的问题不大。”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电池研究和生产企业众多,但总体实力不强,产业链条不完整,还面临着国外企业进入中国给我们造成的压力。
华霆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日韩企业在生产成本和技术上都整体领先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一位电池技术专家表示,现阶段国内动力电池 企业的生产成本大约是2元每Wh,按照容量为25kWh的动力电池计算,成本大约在5万元左右。
这样的成本明显高于LG、三星等韩国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据介绍,韩企的成本已降至1.8元每Wh以下,这意味着同样是25kWh的动力电池,其成本将会低于4.5万元。
目前,中国前10强企业的产销量总占比仅为78%左右,中国企业普遍缺乏规模优势,且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状况恐较难改变。在规模效益不足的情况下如何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课题。
铅酸企业转型布局锂电
另一方面,良好的市场前景使得曾经的铅酸电池企业也纷纷转向,开始加大在锂电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布局,自2015年以来,已有包括猛狮科技、骆驼股份、雄韬电源等铅酸电池上市企业开展锂电领域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内其它锂电池企业所不同的是,传统铅酸电池转型锂电拥有多方面的先天优势,一方面,这些铅酸电池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较好的现金流,这意味着在布局锂电业务时往往具备较好的资本基础;同时,这些企业在品牌知名度、客户认可度、技术研发水平、渠道建设与累计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这也会成其开拓锂电业务的重要砝码。
事实上,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储能,目前都仍处于市场前期导入阶段,留给国内企业的市场空间还很充足,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在关键供应链环节的布局有利于抢占优势资源,最终在产能规模、产品性能、市场价格等方面形成自身综合竞争力。
然而,产业链的布局对于上市公司本身在资本、企业管理等方面也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这些铅酸电池上市公司在兼并购和市场布局时不能在标的企业选择、产能规模的设定、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形成良好的把控,则有可能会在市场转型时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http:www.cps800.com/news/2015-9/20159101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