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特高压输电工程成为市场的投资热点。业界认为,投资贵在率先发现价值。谁又将接过输变电板块手中的火炬,笑到最后呢?我们不妨从电网、新能源、输变电及储能(暨电池)间的关系着手,来探求未来的市场趋势。
特高压、智能电网
联手促新能源发展
所谓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升级改造后,使电网能够输送更多的电力,其所输送的距离也更远。
但作为普通投资者,在此首先应该避免混淆的概念是“特高压”与“智能电网”间的区别。所谓智能电网是指,通过在电网中运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技术,以求实现“合理搭配峰电、谷电及火电、新能源发电间比例”等功能,最终实现电网智能化。因此本质上,智能电网与特高压间并无关联。
然而,在支持新能源发电方面,智能电网与特高压间却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就目前来看,不论风力发电,还是光伏、光热等新能源发电,电力并网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发电的不稳定”和“传输耗损大”,其不但拖累了新能源发电的产业化步伐,更加剧了电网负荷。
据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回路特高压直流电网可以送600万千瓦电量,相当于现有500千伏直流电网的5到6倍,而且送电距离也是后者的2到3倍。由此,理论上,如果采用特高压输变电,新能源发电“传输耗损大”的难题将得以缓解。在此基础上,如若再以智能电网对“新能源发电”与“传统能源发电”间进行调配(风、光不足时,电网主要输配传统能源发电,风、光充足时则反之),那么,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也将得到有效弥补。
也正因如此,2009年,国家电网首次提出融特高压及智能电网于一身的“坚强智能电网”方案。
坚强智能电网
与储能电池拼抢市场
有了上述思路,从二级市场的角度出发,特高压输电工程被列入“十二五”规划,利好于输变电和新能源板块自然是毋庸置疑。然而,一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还是有必要得到投资者的关注,那就是储能,暨电池技术的发展。
从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其能否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系于电池技术瓶颈的突破。只有电池的储量提高才能够延长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也只有缩减电池的充电过程且不影响使用寿命,才能够使电动汽车符合消费者日常使用标准,并将其成本控制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最终实现产业化。正因如此,从新能源汽车被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日起,这一市场的逐渐成长就成为了储能板块上涨的动力之源。
- 1
- 2
- 总2页
http:www.cps800.com/news/2011-3/2011321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