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电源在线首页>>行业资讯>>行业要闻>>中国芯片企业的困惑 电力部门的"建议清单"正文

中国芯片企业的困惑 电力部门的"建议清单"

2007/6/9 10:52:48   电源在线网
分享到:

    5月,一年一度的电力系统电表采购招标即将来临,芯片销售经理胡心勇(化名)又陷入了焦躁:"今年会有机会入围吗?" 

    胡心勇是国内某芯片制造企业销售负责人,他的工作是向电表厂推销电表计量芯片产品(计量芯片是电表中的核心部件)。
  
    国内城乡电网改造,电子式电表和计量芯片的需求激增,不过胡心勇只能望洋兴叹――根据电力部门的"规定",参与投标的电表只能使用特定型号的计量芯片,因此电表厂都拒绝采购胡心勇公司的产品。

    几年来,胡心勇百般努力,但产品一直被拒之门外。为什么非要指定招标?由困惑变为愤怒的胡心勇终于找到了记者。
  
    经过一周的调查记者发现,其实与胡心勇类似"遭遇"的芯片公司原来远不止一家。

    中国芯片企业的困惑
  
    2007年4月,在上海贝岭(600171,SH)的2006年度报告第27页,胡心勇注意到一个不起眼的细节。

   上海贝岭称,已与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nalogDevicesInc.以下简称"ADI")于2006年9月12日达成诉讼和解协议,就两公司互诉侵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版权一事,双方分别从中国上海及印度德里法院撤销申诉。
  
    公告仅有寥寥数字,交待并不详细,不过作为同行的胡心勇内心却波澜翻涌:在这宗发生于2004年初的官司之前,上海贝岭作为国内第一家电表计量芯片的发明者一度领先市场。而现在,ADI的芯片几乎垄断了国内电力行业的大半壁江山,上海贝岭的生意却冷清稀落,甚至没能叩开电力行业的大门。

    一位电表业资深人士向记者介绍,1990年代初,上海贝岭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开始进行电表计量芯片研发,并于1994年在国内率先推出采用模拟技术的电表计量芯片。
  
    "当时恰逢国家推出城乡电网改造计划",该人士回忆说,使用计量芯片的电子式电表很快取代了原先的机械式电表。而作为供应商的上海贝岭,市场份额一度飙升至90%以上,"1998、1999前后每年出货量大概都在一千万片以上"。

    2000年,拥有50多年历史的美国ADI公司进入中国,推出了采用数字技术的计量芯片。与上海贝岭采用的模拟技术相比,数字产品的测量精确度更高,因此颇受电力系统的青睐。当年,ADI生产的"ADE7755"计量芯片获得了江苏省电力局的率先指定。
  
    2001年以后,电力系统招标开始全面指定使用ADI的芯片产品。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开始调整技术策略,转而投向对数字计量芯片的研发。2002年,包括上海贝岭,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00460.SH)、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8102.HK)、珠海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Nasdaq:ACTS)均开始向市场提供采用数字技术的计量芯片。

    "刚开始我们的产品落后于ADI,但2002年以后,国内产品无论性能还是成本都与ADI的产品不相上下。"华科国际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红平说。
  
    作为国内电表元器件最大的出口代理商,尹红平记忆犹新,当年,他代理的一批使用珠海炬力芯片的电表曾出口美国弗吉尼亚州,在试用产品之后,当地电力部门的一位电表测试人员对他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用的电表。"

    记者向杭州士兰、复旦微电子等在内的芯片企业及电表代理商、电表厂求证,其内部人士均向记者表示,作为普通民用电子消费品,电表的生产早已不是什么技术活,而至于核心器件芯片,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也根本不在话下。
  
    这些人士还表示,与国外的计量芯片相比,国产芯片更具成本优势。以性能相似的"ADE7755"(ADI公司生产)和"0932B"(上海贝岭生产)做比较2000年,"ADE7755"进入市场的价格为10元,到2007年,该款芯片的大客户优惠价仍高达7.8元。"0932B"进入市场时价格为12元,但目前平均售价仅3-4元。就普通单项电表来说,仅一块芯片,差价就达3元,而一个整表的差价,最少达10-12元。多功能电表的差价更高,往往高达50元。

    "当中国电力系统大量使用国外ADI公司的7755计量芯片时,印度电力系统却从2000年开始大量使用中国生产的电表芯片,中国计量芯片让每只印度电表的成本下降了1美金。"尹红平说,他对国内电力系统为何不选用国产芯片感到诧异。
  
    就在此时,已经在电力系统招标中大获全胜的ADI公司,对国内主流计量芯片设计企业发起"诉讼战",包括上海贝岭、杭州士兰、复旦微电子等在内的国内企业,都接到了来自ADI的律师函,理由是侵犯该公司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版权。

     据尹红平透露,2004年春,ADI于春节前在印度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印度德里法院起诉贝岭侵犯知识产权,印度报纸曾对此展开铺天盖地的宣传。
  
    "诉讼战"后,有企业悄悄减少了在计量芯片产品上的研发费用,慢慢退出这一市场,而上海贝岭则提起了反诉讼。

    在长达两年的诉讼中,ADI的计量芯片相继被多个地方电力部门采用,年出货量超过2000万片,而包括贝岭、士兰等在内的企业却被拒之门外,纷纷进入了漫长的"等待"期。
  
    电力部门的"建议清单"

    电表芯片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质量不差,价格也不贵,究竟是什么原因阻挡了国内芯片业进入国内电力市场的步伐?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并不讳言,这种局面的形成,与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在采购中的一些做法密切相关。

    通常,芯片厂商向电表厂电表用芯片,电表厂设计组装整表,然后提供给国家电力部门。每年,电力系统都会通过招标的方式向电表厂购买电表。
  
    得益于城乡电网改造,业内人士预计,我国需要汰换成电子式电表的容量至少有2亿只,目前已经汰换更新的比例不到1/2。以每年汰换15%-20%计,电力系统未来每年对电表的需求量约1000-2000万个。若以目前家用单项电表平均50元/只的价格计算(工业用表价格更高),未来每年电力系统的采购额至少达到5-10亿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电力部门的采购通常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既有省级招标,又有地市级招标。招标前通常由地方电力部门负责采购的部门,就产品质量等各方面指标提出招标要求,然后各大电表厂应标、送样,在电力部门封样并对产品性能做出测试后,选择中标电表厂与其签约。
  
    "现在很多地方电力部门在招标时对电表内部器件型号进行了指定,不是指定的都进不去,所以招标很大程度上说名存实亡。"

    就电力部门"指定招标"的操作手法,上述人士总结了三种手法:第一种通常是"白纸黑字",在标书中明确说明,指定采用哪些具体型号元器件的电表;第二种是"评分制度",对参加投标的电表进行评分,采用国外品牌元器件的电表一般得10分,采用国内品牌元器件的电表得5分,如果是以前电力部门从未用过的、采用国内品牌组装的电表,则在5分基础上再打折扣;第三种则是"整表考核制",即不论使用何种元器件,只考评电表的性能,只要性能达标均可被电力系统采用。
  
    "业内都认为整表考核制比较符合市场竞争的规则,至少给所有厂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上述人士说,可惜只有很少的地方电力部门会选用"整表考核制"。

    浙江省电力局一位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厂商的这种说法过于片面。他表示,电力部门在电表采购时,既要考虑电网运行安全性要求,又要考虑经济要求,需要对国家、百姓"两头负责",因此采购时采取一些必要的约束条款也是正常的,但决不可能是"指定"招标,因为电力部分不具备"指定"的权利,最多也只是"建议"优先采购使用哪些元器件的电表。
  
    不过,记者获得的多份地方电力部门"标书"显示,2001-2005年,湖北省、江苏省、安徽省等多个地方电力部门,都在招标时对关键元器件的"技术要求"做出了明确指定,还有部分地方电力部门,则是列出了"建议"清单。

    在这些或"指定"或"建议"的清单中,从芯片、电解电容、LCD屏到变压器、发光二极管乃至普通锂电池,相关部门对选用何种型号何种产品都做出了指定,比如电表芯片多选用美国ADI公司的"ADE7755"芯片,电解电容选择"韩国三和"和"日本红宝石",锂电池则指定以色列或德国的产品
  
     一位国内电表厂内部人士对记者说,无论是指定还是建议,电表厂在参与招标时提供的电表产品,都是"严格"按照电力部门的"技术要求"进行配置,标书以外的关键元器件,电表厂一般都不予采用。

    假冒芯片大量滋生
  
    "指定采购"的做法将芯片、电解电容、整流二极管等国内一大批企业拒之电力系统门外,与此同时,还滋生了大量假冒芯片产品。

    上述资深业内人士称,电力部门对电表关键元器件进行指定,电表成本透明,电表厂不得不压低价格竞标,并进一步向元器件代理商压价,元器件代理商进而向生产企业要优惠,除了那些指定的外国元器件生产商,整个行业的利润都变得很薄。
  
    为此,一些迫于生计的中小电表厂和元器件代理商无奈在"材料"上动手脚。

    在电力部门大范围指定"ADE7755"芯片使用后,不少元器件代理商开始使用仿制"7755"的计量芯片。在拿到芯片厂供应的产品后,这些代理商们会聘请民工将原产品的型号打磨掉,然后再印上"ADE7755"的字样,提供给电表厂。有些代理商甚至直接要求芯片厂在芯片出厂时就不要打任何产品标记,由他们代为标记,这部分芯片,同样也以"ADE7755"的身份流入电表厂,最终流入电力行业。
  
    据业内人士的不完全统计,2006年,国内电子式电表计量芯片的出货量超过4000万,其中约80%即3200万片左右的产品都为ADI公司的"ADE7755"芯片。根据估算,ADI公司去年实际出货量约1500万片,这意味着去年至少有1700万的假冒"ADE7755"芯片流入了电力部门。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数字还是保守估计,假冒芯片的真实出货量将在2000万片以上。

    "现在业内人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要想赚钱,唯一的做法就是尽量采用仿制的7755芯片。"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芯片公司销售负责人说,而真正有研发技术实力的国内正规芯片品牌厂商,却没有发展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源在线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weiqi
本文链接:中国芯片企业的困惑 电力部门的"
http:www.cps800.com/news/2007-6/200769105248.html
文章标签: 芯片/电力/元器件
  投稿热线 0755-82905460    邮箱  :news@cps800.com
关于该条新闻资讯信息已有0条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请您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法律责任
·本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删除其管辖的留言内容
·您在本网的留言内容,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用户名: 密码: 匿名留言   免费注册会员
关键字:
        
按时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