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伦景光是我国燃料电池公共汽车项目的参与专家之一,多年从事新能源汽车研究。他告诉记者,氢能源汽车的技术尚未成熟,目前有人提出质疑很正常。今后氢燃料电池技术能不能成功,谁也不能打包票。从长远来看,汽车产业肯定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不可再生,终究会有枯竭的一天,人类最终必然要利用可再生能源或者替代能源。
伦景光说,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表明,所有可再生能源都不能直接用到汽车上,即使应用较广的太阳能也因能源密度太低难以应用。未来的汽车能源将是可再生能源造出来的“二次能源”或“能源载体”。目前,得到公认的汽车能源载体主要有生物质能、电能和氢能3种。这3种能源载体都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它们各有优缺点,技术成熟度也不同。
据伦景光介绍,生物能源汽车方面,美国近年提倡用玉米生产乙醇,已导致粮食饲料涨价。
巴西计划砍伐热带雨林种甘蔗生产乙醇也受到质疑。用秸秆、木屑、人类不能食用的油脂作物、纤维素等材料生产汽车可用燃料,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但目前生物能源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电能可充入蓄电池,通过电机驱动汽车,特别是利用晚间11点至次日凌晨的低谷电充电。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6亿kW,低谷时即使只富余1/3,也有2亿kW。如充分利用,可供几千万辆汽车使用。但蓄电池的蓄电能力仍较低,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也受到限制,还有电池寿命、成本、安全性等问题。目前我国主要靠煤发电,大量使用蓄电池电动汽车也会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
氢能由各种可再生能源制造,经过燃料电池与氧化合,排出清洁的水,而且工作温度仅摄氏80度,不会产生氮氧化合物,能量转换率可以比内燃机高1~2倍。如果它的潜在优点得到充分发挥,无疑也是可持续交通能源。经过10多年的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已有了巨大进步。如燃料电池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已减少近20倍,已接近柴油机,可以方便地安装在汽车上,能量效率也比汽油车和柴油车高很多。最近几年全球几十个城市的小批量示范运行表明,它已达到现代汽车应有的动力性能,还没有发生氢的安全事故。氢燃料电池还有待攻关及改进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增强燃料电池在各种条件下的适应性、提高燃料电池的寿命、降低成本等。
“研发使用可持续能源、零排放的汽车,我们责无旁贷。如果不对上述3种有希望但尚未成熟的技术进行追踪研发,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一旦外国对关键技术申报了专利,我们又将成为新一轮核心技术的引进国。”伦景光说。
他认为,在国家支持下,从发展可持续交通能源的战略高度考虑,对迎接汽车行业的未来挑战来说,拥有精干的氢能研发队伍是必要的。
编辑:coco
来源:中国汽车报
http:www.cps800.com/news/2008-3/200831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