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意见稿浮出水面,经历了欧洲光电入网补贴削减政策打击后,国内光伏企业终于迎来新曙光。该意见稿提出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10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5000万千瓦。如该“规划”能够获批执行,将为未来至少十年的光伏市场大规模发展赢得政策上的保证。
新《规划》促进光伏产业大进步
3个月以前,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正在制定的“十二五”新能源专项规划已确定,2015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规模将达到1000万千瓦。这是指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再加上分散的太阳能发电项目。而此前,我国的光伏产业一直依赖出口,国内光伏市场份额尚不足10%。
2004年后,由于欧洲市场的拉动,我国光伏产业进入了快车道。2010年,我国光伏累计总装机达到了90万千瓦,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25%。而业内人士透露,如今受欧美经济影响,目前多家国内大型多晶硅企业的大批产品出口困难,甚至滞留港口的局面时有发生。
“现在欧美经济不景气,对我们影响太大。光伏产业新《规划》即将出台,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新奥集团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光伏系统成本将逐步降
对于备受关注的发电成本,《规划》意见稿提出,到2015年,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每千瓦1.5万元,发电成本下降到每千瓦时0.8元,配电侧达到“平价上网”;到2020年,成本下降到每千瓦1万元,发电成本达到每千瓦时0.6元,在发电侧实现“平价上网”,在主要电力市场有效竞争。
就在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将对非招标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全国统一的标杆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发布的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虽然在一些细节上仍待完善,但对于开启我国的光伏应用市场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华泰联合证券行业分析师认为,发电经济性是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的驱动力,而发电经济性主要来自产品和开发成本的下降。目前光伏行业的成本已经开始下降,但距发电侧平价上网还有很大差距。而开发商环节目前成本仍高,主要是竞争格局分散,管理、融资成本均高,议价力弱。平价市场的重心,已开始由制造环节转向开发环节。
之前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可再生能源企业家俱乐部和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共同主持完成《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指出,到2015年我国部分地区可以实现用户侧的平价上网,2020年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地区可以实现发电侧的平价上网,2030年则可以全部实现发电侧的平价上网。
薄膜电池迎来商机
《规划》意见稿提出,重点发展非晶与微晶相结合的叠层和多结薄膜电池,鼓励企业研发5.5代以上大面积高效率硅薄膜电池等。
国内光伏电池分为两大阵营: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目前,晶硅电池占据了主要市场,薄膜电池相对弱势。据业内人士介绍,两者差距主要在成本和转换率方面,晶硅电池转换率可达14%~16%,但成本比薄膜电池要高30%多;而薄膜电池虽然低价,但转换率只有6%~8%,比晶硅电池要低得多。《规划》意见稿的出台,对薄膜电池而言或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多晶硅不如前几年乐观,但中国各地还在不断上新项目,装机量依然可以坚持到明年年底。”接受记者采访的新奥集团有关人士已在新能源行业从业多年,该人士力挺薄膜电池。他也认为,薄膜是太阳能电池板的方向。“但是技术若想成熟,至少还得8~10年。”<
http:www.cps800.com/news/2011-9/201192611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