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1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则》,一直到今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有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各种政策及由此产生的市场预期,一直在推动着锂电池行业的发展。
在政策利好推动下,全国锂电池和相关上下游产业迎来了投资热潮。目前全国共有正极材料企业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近50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经理吴辉对记者介绍说,2011年全球正极材料市场总销量为59470吨,国内产量已达29450吨。
资本市场的追捧进一步加剧了锂电行业的热度。近年来,多家锂电企业相继登陆A股市场,并创造上市首日飙升约186%,连续四个交易日收出涨停等现象。来自信达证券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涨幅榜前列几度被锂电池概念股占据。
有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产能20亿安时,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东三省和京津唐汽车产业聚集区,其中珠三角产能7亿安时,长三角、东三省和京津唐产能均在3亿~4亿安时。
此前全球知名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发布报告显示,至2015年,中国乘用车EV/PHEV和电动商用车需求在12万辆左右,需消耗锂电池约9亿安时,仅占当期产能的23%。
除了新能源汽车政策对锂电池的带动效应之外,国家对未来电池发展态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今年3月1日,由工信部与环保部共同研究起草的《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也被认为利好于锂电池行业。铅酸电池因为污染严重、充电次数短等原因将让出部分电池市场份额。
自今年以来,国内又有十几家中外企业投入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产能有望快速释放。赵英分析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进缓慢,锂市场应用还没完全打开的情况下,产能集中释放必然导致过剩。”
产能过剩背后引发的隐忧
在原本技术不成熟、标准不完善的情况下,电池产能的快速释放带来了诸多隐忧。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近年来国内涉足新能源电池领域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不仅国外电池制造商也积极与国内整车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布局该领域,山东、河南、江浙、广东等地的民营企业也异常活跃。
虽然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已经出现,但是目前国内锂电池的核心材料却依赖大量进口。有资料显示,中国电池隔膜进口依赖度达到80%以上,电解质的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的进口依赖程度更是高达80%~90%。在四大核心材料中,仅有电池正负极国产化比例较高。而动力汽车电池隔膜只有实验室产品,与国外技术差距甚大。
- 1
- 2
- 总2页
http:www.cps800.com/news/2012-5/20125219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