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开幕在即,在关注世界杯的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了“巴西遭遇能源危机”的新闻频现,说的是巴西电力紧缺,不仅居民用电可能受限,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到世界杯。在足球王国举办的国际足球盛事因此受到影响,那还得了!巴西官方赶紧出来解释,说形势没那么糟,还说准备了应对方案,忙不迭向社会抛出了一颗颗定心丸。
对巴西人来说,不管是公众的担心还是政府的紧张,都不为过,因为这里曾经发生过的电力危机让人记忆犹新。作为有着丰富水资源的南美大国巴西,水电一直是其主要的电能来源。目前,巴西全国发电能力的三分之二来自水电,这虽然在环保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这种多少需要“靠天吃饭”的方式却为其供电安全埋下了一个隐患。
被迫电改
谈起“隐患”,我们的记忆一下回到了2001年。那时,也是天公不作美,旱灾横扫巴西,水库干涸,供电告急,为了避免大区域、长时间地断电,即当时媒体所谓的“大停电”,巴西人开始了奖惩分明的“配给式”用电生活。政府也取消了对新增项目、夜间体育比赛等活动的供电,公共照明也减少了35%。
这一措施从2001年7月持续到2002年2月,除自给自足的南部地区外,最终巴西全国用电量减少了至少20%。
虽然通过“配给”,“大停电”最终没有发生,但这个词却深深地印到了人们的脑海中,成为了这场危机的代名词。曾有一位部长说过,每个巴西人在“大停电”中平均损失了320雷亚尔;巴西官方在2009年公布的审计结果也表明,这次危机使巴西国库损失了452亿雷亚尔。这场危机,最终由2001年年底的大雨化解。
就像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生的很多由天气引发的灾害一样,巴西电力危机中也有不可忽略的人为因素,比如电能来源结构不合理,比如对全国经济和用电量增长估计不足。痛定思痛,事件过去后,巴西开始了第二轮电力改革。
有其二必有其一,这里先要说一下巴西的第一次电力改革,其实这场危机就发生在这次改革之中。巴西历史上的第一次电改开始于1995年。当时,从外部看,英国率先开始的电改几乎成为全球诸多国家电力改革的参考案本,巴西也不例外,开始尝试私有化和引入竞争机制;从内部看,当时巴西电力全行业几乎都是国有,国企面临资金困难,本行业亟须私人资本的注入来发展。在内外两个原因的促使下,再加上当时政府的改革者姿态,巴西按照先供电方、再发电方、最后输电方的顺序逐步推进私有化,并建立起了一个可以通过短期合约进行电力批发交易的市场机制(MAE)。
改革一开始步伐很快,有学者形容说:“各州的电力公司是如此缺钱,以至于监管体系还未建立就急于和私人资本结合了,很快就产生了十家左右的合营供电企业。”为了解决投资者对制度缺乏信心的问题,1996年,巴西政府成立了监管机构——国家电力局(ANEEL),其主要职责是监管电力行业、制定相关政策、保护消费者利益、确保电力服务质量、确保经销商长期的资金资源、尽可能推动竞争等。
除了顺应全球趋势来引进自由上网、独立发电者、自由消费者、价格上限等概念外,1997年,巴西联邦政府又颁布了两项法案,一是允许供电商进口电力后,可以直接和用电方交易;另一个是允许自发电者把自己剩余的电直接卖给消费者。
1998年,巴西还建立了一个全国电力运营体系(ONS),用来协调和控制全国联网的发电和输电设施,优化水电系统的总体发电效率、提高供电安全和减少消费者的用电成本。当时,所有的长期供电和发电合同都被取消了,截至这一年,16家供电企业和4个发电厂被私有化,输电线路也正由ANEEL拍卖。
二次电改
一场旱灾暴露出了巴西过分依赖水电、缺乏长期的电力产业规划等问题,很快地又开启了第二次电改。
“大停电”事件中的配给供电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加快了节电设备的替代,但是对用电量的增长造成“重挫”,影响了电力行业的发展。经过了一年多的讨论,第二次电改由当时的新一届政府在2004年推出,以确保供电安全、低电价和普及用电为出发点,从体制入手,通过法律和法案,确立了一套新的体系。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标:用电安全。这次改革引入了长期合约机制,规定电力合同必须是长期的,签署合约时需要发电厂提供实物抵押物。巴西政府认为,长期合约对确保电力供应安全非常重要,也便于政府开展长期的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到2017年实现全部电力合同长期化。
为了达到第二个目的,即低电费。巴西政府通过开展发电和输电项目的竞标,大力推动市场竞争机制。
在巴西,发电和输电项目的竞价机制,不仅对控制电费有利,而且还对工程的如期完成至关重要,因为发电厂和供电方手中都有约定好价格的长期合同,确保了双方的收益,减少了企业的风险,也使之更容易获得资金。可以说,是在这一机制施行后,巴西电力版图才迅速扩张。
最后是第三个目的,用电的普及。巴西推出了“全民灯光”计划,随着电力版图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在2013年基本实现了全民通电。在这次改革中,成立了这样几个部门:负责产业规划的研究公司(EPE)、负责监测供电安全的委员会(CMES)、负责批准“全国互联系统”(包括发电厂和输电企业的一个全国体系,涵盖了巴西96.8%的发电量)内电力交易的机构(CCEE),使全国变成了一个可以互相补给和调度的整体电力市场,而不再是以前的各个区域市场。
危机再现
经过两次电改,巴西的电力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但巴西的危机真的结束了吗?
2014年1月以来,巴西多地遭遇酷暑考验,2月份巴西多个州遭遇的大停电,使巴西政府遭到了多方拷问。这次大停电发生在当地时间2月4日下午2点左右,持续了约半小时,这次事故中,巴西26个州中有11个州断电,超过600万人受到影响,包括里约、圣保罗等世界杯举办地在此次停电中也受到波及。
据巴西全国电力系统运营商(ONS)总经理奇普称,此次停电是由位于北部两州的两条输电线同时短路造成的。由于每年这一时期南部雨水较少,水位下降,发电主要由北部各州的水电站承担,这才造成了影响范围如此之大。巴西输电线路发展严重滞后成为了巴西电力行业的瓶颈,甚至可能给今年世界杯造成影响。
4月,根据巴西国家电力局近日公布的一份分析报告,在今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12座举办城市中的阿莱格里港、马瑙斯和库里蒂巴的电力状况令人担忧,可能会出现停电的情况。国家电力局的分析报告是从2011年开始着手进行的,主要分析了这些城市的电力供应在世界杯30天内能否满足比赛的电力需求。但技术报告显示阿莱格里港、库里蒂巴和马瑙斯的“大部分电力供应设施目前没有能够为2014年世界杯提供可信任的计划”。
有统计数据显示,近20年来,全世界损失负荷超过500万千瓦的大停电事故有22次。电力可谓现代社会运行的血脉,其生产、输送、消费都在一瞬间,安全要求极高,如果安全得不到保证,一切都无从谈起。大面积停电将带来以几何级数扩散的经济损失,更将动摇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根基。
一些学者认为,巴西每次电改都是在危机、问题产生后被迫进行。第一次是资金短缺,第二次是旱灾,有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一改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大改。中国工程院院士、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薛禹胜认为,全球历次大停电一致的教训是,应该在统一的框架下,综合电业体制、市场运营、监管规则、规划设计、仿真分析、信息工程、调度运行、控制技术、科技投入和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防御。
据《圣保罗页报》4月18日报道,2014年世界杯被认为是巴西电力部门自2001年停电事件以来遭遇的最大的电力危机。在2001年停电事件发生后,巴西政府为满足水力发电不得不控制日常用水量。近年来,巴西政府正尝试大量使用天然气、石油、煤炭等污染严重且价格昂贵的方式来满足电力需求。为了使用户减少用电量,巴西政府甚至打算加强对用户的用电监管。 <
来源:国家电网报
http:www.cps800.com/news/50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