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赵金生在第二届中国(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暨江西(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合作推进会上表示,我国锂电池产业产值由原来的数百亿元,发展到超过千亿元,成为新一代智能手机、各种电动车辆,风能、太阳能储能系统等诸多重大应用领域的主力电源之一。
新兴产业为电池制造业带来新机遇
赵金生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关于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为电池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保证了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布局的需要,其主要特点是: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集中度提高;技术创新步伐加快;知识产权意识增强;环保治理成效明显。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锂电池的需求已延伸到上游锂矿资源、正极、负极、隔膜与电解液等相关材料产业。在全行业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同努力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寿命均得到明显提高,应用市场加速扩大。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将为作为我国重要基础性产业的电池工业再创新的发展机遇。
“十三五”期间,现代电子信息产品小型化和数字化等新技术发展的用电器具更加广泛普及,会进一步拉动电池消费需求,带动锂电池、高能一次电池等产品稳定增长;现代通讯和互联网等产业高速发展,将推动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移动和固定式储能电源系统相应快速增长;低碳循环发展引发的能源革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提高,将为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新型铅蓄电池等储能电池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把握有利条件 应对挑战
赵金生说,在把握“十三五”电池工业发展有利条件的同时,应当充分估计到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一方面,如何增强电池制造业创新驱动力,改变目前新产品原创性、突破性新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还不多,产业链之间协同创新机制还不完善,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这也是提升我国电池工业整体制造水平的关键。另一方面,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严格控制盲目投资,借鉴近年来对铅蓄电池实行规范准入审核,淘汰落后、提高产业集中度,依法加大环保治理力度的做法,进而规范快速发展中的锂电池产业,增强全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任务繁重。
赵金生指出,电池材料、装备、电池系统等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是制约我国电池工业整体水平提高的瓶颈。与此同时,绿色制造和节能减排工作任务仍很艰巨,资源循环再利用涉及的废弃电池回收体制无序,信息体系平台建设缓慢和政策支撑。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据介绍,目前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已经组织行业内企业、专家,研究拟定电池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并积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参加重大政策或课题的研定,反映电池企业合理诉求。<
http:www.cps800.com/news/2015-12/20151221165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