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工信部又推翻前三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按照规定,采用没有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下称《产业规范条件》)目录的电池新能源汽车产品,从今年5月1日起,将不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即无法获得各项补贴。汽车厂商忧心忡忡,制造出来的新能源汽车得不到补贴将引发众多纠纷。动力电池业界也是一片哗然,原本的推荐性规范将强制执行,但目前符合电池规范条件的企业仅有25家,众多的国内厂商将何去何从?动力电池新国标的落地,将使行业迎来一轮新洗牌。
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迅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动力蓄电池产能规模近400亿W/h,累计配套应用超200亿W/h,累计投资超1000亿元人民币,产业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达世界领先水平。自2015年以来,我国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微宏动力等,产品供不应求。产能的扩大,带来成本的下降,电池企业普遍效益向好。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4)月动力电池出货量达3.42GWh,同比增长2.38倍。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有所下降,但动力电池增幅依旧可观。(1-4)月,出货量超过100MWh的厂商数量为7家,分别为比亚迪、CATL(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轩高科、深圳拓邦、力神、普莱德、国能,这7家电池出货量占比70%。
作为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动力电池的分量实在太重了,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很大一部分都压在电池上面。这种现状,促使国内大大小小几百家做电池的企业都以狂奔的姿势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跑马圈地占山为王。新能源汽车界人士指出:“国内企业在动力电池行业的疯狂布局,让低端的锂电池产业已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
这些电池厂普遍规模小、且分散,制造的动力电池性能和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为了赚快钱,部分电池企业甚至搞骗补行为。
电池新国标将落地
为了推动新能源产业稳健发展,据悉,工信部正在修订《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预计最早在第三季度将出台。新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动力蓄电池检测要通过《汽车动力蓄电池单体和系统生产企业延伸检查要求》,否则搭载该电池的新能源车辆将无法进入推广目录、无法获得补贴。新标准拟在一年后的2017年7月1日全面执行。
已通过延伸检查的单体和系统生产企业,不需重复检查。延伸检查要求与《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中的要求一致,除了生产规模等方面要求外,还需达到2015年发布电池新国标。
2015年发布电池新国标情况
在技术上,新国标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此前因延伸检查要求和《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为《规范条件》)一致,业内以为已经进入目录的企业可以幸免,但事实并非如此。工信部要求已经进入公告的企业也必须重新检测,“已列入公告的单体企业,应按照GB/T 31484-2015、GB/T 31485-2015和GB/T 31486-2015等3项标准要求,对典型产品进行重新检测,并于2016年6月底前提交具有动力蓄电池检测资质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逾期未提交的撤销公告资格。”其次,未列入公告的单体和系统企业要求更为严格,“在申报《规范条件》时,应按附件所列标准要求对典型产品进行检测,并提供具有动力蓄电池检测资质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采用未列入目录企业单体产品的系统企业申报时,需同时提交具有动力蓄电池检测资质机构出具的单体产品检测报告。”
- 1
- 2
- 总2页
http:www.cps800.com/news/2016-8/201681015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