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风电运行过程中的“弃风”、“脱网”现象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到风电场的经济性,更打击了风电投资的积极性。对此,多位专家在上周举行的“2012储能国际峰会”上表示,应当用储能来调节风电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效率。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电网级储能的需求会逐渐提升且市场空间巨大。
“弃风”、“脱网”频发
所谓弃风,是指在风电发展初期,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自身特点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的现象。
2011年以来,由于受本地消纳能力和外送通道限制,国内部分省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弃风”现象。据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兼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白建华介绍,2011年全国风电年利用小时数已达1920小时,但“三北”地区年利用小时数普遍低于东中部负荷中心地区的年利用小时数,个别省区的年利用小时数已下降到1600小时左右,严重影响了风电场运行的经济性。
资料显示,2011年4月25日,甘肃嘉峪关变电站330kv嘉酒二线线路侧高跨龙门架跌落地面,造成330kv玉门变电站失压,所连接的风电场全停。整个事故过程中风机跳闸1278台,损失出力153.52万千瓦。
“这意味着当前风电、太阳能发电发展存在缺乏与其他电源及输电的统筹规划,技术标准和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同时,风电出力的反调节特性和有效预测困难,对电力系统调峰提出了巨大挑战,需要建设大量的备用容量和调峰电源。”白建华说。
在他看来,为满足未来我国电力需求及清洁化发展目标,2015年全国电源总装机将达到15亿千瓦左右,2020年将达到19亿千瓦左右。考虑到系统调峰需求、建设条件、跨区电力输送、系统经济性等因素,未来调峰电源应加快发展,主要布局在“三华”(华东、华北、华南)受端地区。
- 1
- 2
- 总2页
http:www.cps800.com/news/2733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