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依然缺失 需要由大到强
Q:我国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大国,但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没有得到完全改变。你认为我国在电子信息领域与国外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是否有进一步拉大的风险?
熊群力:我国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大国,但不是强国。因为从总体上说,不仅我们制造的产品本身不是我们的,而且产品理念和核心技术也不是我们的,该产品对未来社会、生活的影响,它下一步会怎样发展我们都不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基本上只承担代工者的角色。比如,苹果的大多数产品是我们代工生产的,但是我们生产着苹果的这一代产品,不知道其下一代产品的走势,也不知道所生产的这个苹果产品会对社会和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差距,而且我认为在某些方面,尤其是核心技术和高端制造方面,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危险。
当然,这不等于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差距在拉大。我认为,信息产业中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优势我们还是很明显的。在生产规模、生产能力、生产技术、生产资源的组织调配能力以及市场的感知能力(基于中国已经是一个大市场)方面,中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具有优势。
还是以苹果为例,中国可以为苹果代工,但中国目前还产生不了苹果这样的公司,不是因为中国缺一个乔布斯,而是中国现在的市场体系架构产生不了苹果这样的公司。
Q:谈到制造优势,你怎样看待中国劳动力成本增加这个问题?中国的制造优势还会存在么?
熊群力:这些年我们的劳动力成本确实在加大。因为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希望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作为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员工的生活水平也有提高,这是正确的。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但是整个制造成本不仅仅只劳动力成本一项,制造的流程管理、制造的工艺开发、制造的相关资源的配置能力,中国都远远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国。另外,对形成产品之后的销售服务,我们是靠前的,我们白电、黑电产业的服务水平整体上看都不比国外企业差。而且,现在国家在强调企业加强管理,在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下工夫。比如国资委对央企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中国电科也制定了一个三年的管理提升计划,就是希望通过加强管理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弥补劳动力成本适当提高后带来的成本优势的下降。
抓住物联网等机遇 推进产业转型
Q: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演进,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电子信息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带来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熊群力: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是电子信息产业新兴的态势。这些态势有内在的联系,也有不同的应用和使命,是上一代技术的延伸和创新,其核心的还是软件、网络技术、芯片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比如云计算的核心是虚拟技术,它看上去是虚拟技术得到了发展,深层是因为芯片、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这些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未来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信息产业格局,还会对全球生活和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国家最近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我始终认为,电子信息产业仍然是战略性、基础性的,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而上述三项是电子信息产业最前沿的三个技术,它们肯定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 1
- 2
- 总2页
来源:《中国电子报》
http:www.cps800.com/news/29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