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为止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这一事件令处于“严冬”中的中国多晶硅产业雪上加霜,这意味着我国很多企业面临着巨亏甚至破产的危险。
在中国最早研制、生产出多晶硅的四川省乐山市,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市场行情的一落千丈,成为乐山人不愿提及的心伤。
多晶硅鼻祖之困
9月5日,乐山城艳阳高照,暑热还未散去。位于大渡河畔的乐山市高新区,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光硅业”)大门关上了一大半。这家企业去年11月开始停产技改,原计划停产时间为半年,到期后又宣布延续停产技改,直到目前停产仍在继续。
而在马路对面、同样是生产多晶硅的企业——四川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乐电天威”),也于去年11月起停产“实施技改”,紧闭的大门里面看不见一个人影,只有簇新而气派的厂房和大楼落寞地矗立着。
总投资20多亿元的乐电天威,2010年底建成后,开工不足两年即告停产,从预测年均税后利润超过6亿元,到投产后第一年即净亏1548万元,着实令投资者伤透了心。
“乐山是中国多晶硅的鼻祖!”乐山一位知情人士说起乐山多晶硅的历史,难掩自豪之情。
他告诉记者,乐山多晶硅起步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内迁到乐山的峨眉半导体研究所(也叫峨眉半导体材料厂),重点就是研制多晶硅。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们终于研制出一种新技术,叫做“改良西门子法”,打破了俄、德、日等国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为此,该所负责人当上了全国劳模,并荣获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重奖——100万元。
目前,我国的多晶硅企业基本上都是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峨眉半导体研究所不仅为中国多晶硅生产提供了技术,而且还培养了一批人才,听说国内多晶硅企业的技术骨干多出自乐山。“乐山为中国多晶硅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位负责人说。
2008年初国际多晶硅价格暴涨,当时达到300万元每吨,而成本仅30万元甚至更低。丰厚的利润,加之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使得各路资本纷纷进军光伏产业,国内进入光伏产业的企业多达数百家,仅上市公司就多达40余家。
作为中国多晶硅发祥地的乐山市,多晶硅企业最为集中。自然也对多晶硅寄予厚望,将其列为支柱产业之首,作为市委、市政府倾力发展的“一号工程”。迄今为止,乐山云集了多家多晶硅企业,规模较大的已达6家。其中,新光硅业是最早建成的1000吨级生产厂,并且产品达到了纯度要求最高的“电子级”;民营企业通威集团旗下的永祥股份规模最大,先后建成投产1000吨和3000吨多晶硅项目,第三期——年产6000吨多晶硅项目正在乐山犍为县建设之中。
众多投资者的大干快上,导致多晶硅产能激增,中国成为了全球多晶硅产能最大的国家,几乎占领了全球的半壁江山,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我国生产的多晶硅多数用于出口,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尤其是欧债危机的爆发,我国多晶硅出口严重受阻,供大于求,价格大幅下滑。
与此同时,近年来美、韩企业仗着政府补贴及巨额优惠贷款,也以低于其成本的价格向中国大量倾销多晶硅,其价格低到22美元每公斤左右,以此来不断挤占中国多晶硅企业有限的市场空间。
- 1
- 2
- 3
- 总3页
来源:互联网
http:www.cps800.com/news/32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