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这标志着人类从火光照明进入电气照明时代。从白炽灯的产生至今已经130多年,随着科技的进步,照明光源不断向更加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20世纪30年代,荷兰科学家开发出第一支荧光灯,在此基础上到80年代,又开发出紧凑荧光灯,由于其比白炽灯具备节能、寿命长等优点,迅速占领了市场,白炽灯从此进入逐步淘汰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家陆续又开发出以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为代表的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由于其具有高效、功率密度大等优点,使得其在室外照明、道路照明及商业照明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60年代,美国惠普公司首次量产红光LED产品。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以发光二极管(LED)为主的半导体照明,因其耗电少、寿命长、反应快、体积小、色彩丰富、可动态控制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照明、大尺寸液晶背光源显示屏、医疗、交通等领域,成为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又一次照明技术革命,开启了照明新时代。
LED技术渐趋成熟
目前,发达国家照明耗电占其总用电量的20%左右,节电潜力相当可观。在当今世界能源危机、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大对半导体照明的支持和关注,在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制定半导体照明技术及产业发展规划,加速白炽灯等高耗能照明光源淘汰计划,出台示范应用与推广的政策,重视并积极推动检测与标准化进程,抢占行业主导权等。
2010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将“灯泡型LED灯”列入环保积分制度进行扶持,并明确提出到2015年LED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50%,到2020年LED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100%。韩国政府将太阳能、半导体照明、混合动力汽车列为绿色增长三大引擎,提出到2012年政府办公照明LED产品替代率达到30%,到2015年半导体照明产业进入世界前三强。美国把半导体照明产业作为重振制造业的重要抓手。欧盟投入巨资建设半导体照明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政策支持已成为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从产业分布来看,半导体照明产业主要分布在欧美、日韩、中国台湾及大陆地区。以LED为主体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主要包括芯片制造、器件封装和产品应用3个环节。
其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外延、芯片的开发主要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封装应用主要分布于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及大陆地区等。随着韩国、台湾地区LED厂商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积累,正积极向上游芯片、外延材料方面发展,而我国大陆,由于市场前景巨大,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区。
2000年以来,半导体照明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1年白光LED发光效率已经超过130 lm/W,每年提升10 lm/W,预计2015年产业化高效将达到 150 lm/W左右。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光效率的不断提高,市场的逐步扩大,LED照明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目前LED器件价格50-60元/klm,到2015年可能将下降到现在的1/5。半导体照明技术及其产品正向更高光效、更低成本、更可靠、更多元化领域和更广泛应用方向发展。
半导体照明深挖节电潜力
根据美国能源部桑地亚国家实验室数据,照明耗能占全球能源消耗的8.9%,占电力能耗的19%,对GDP的贡献率仅是0.63%。如果通用照明均采用半导体照明产品,2050年的照明用电量预计将维持2005年的水平,而且对GDP贡献率将上升到1.63%。半导体照明产业作为重要的新型产业,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同时它的普及应用将极大减少电力能源消耗总量,实现能源的节约。
我国年照明总用电量在5000亿千瓦时左右,占电力总消耗的13%,占能源消耗的6%,且每年以5%-10%的速度增长,比英国全年的总用电量还高。目前,LED光效已远高于传统照明与显示光源,显现出较好的节能效果,如景观照明节能70%,背光源节能50%,道路照明节能50%。
专家预测,2015年如果我国半导体照明市场份额占普通照明市场的30%,年可节电约1000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9899万吨,为单位GDP能耗降低贡献约1个百分点;如果到2020年市场份额可以占到普通照明市场的50%,年可节电约3400亿千瓦时,相当于4个三峡工程的年总发电量。此外,与目前大量应用的节能灯(CFL)相比,半导体照明产品不含汞,废弃物少,而且制造过程几乎不存在污染;半导体照明产品具有可循环、可回收特点,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1
- 2
- 总2页
来源:互联网
http:www.cps800.com/news/33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