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LED总产量为200亿颗,行业发展十年后,国内外延和芯片厂家发展到近百家,2011年年度LED产值为1560亿元,其中外延和芯片部分产值为65亿元。
10年前,曾经险些被边缘化的LED产业,依托蓝光的出现和大功率技术的突破,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当前LED产业已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0年的发展,我国LED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应用领域逐步扩大,一批骨干企业成长起来,多家企业成功上市。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当前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成绩显著
我国LED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真正的大发展在近10年。2003年,科技部、原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建设部等共同组织实施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随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也不断加大对LED产业及应用的投入。在各部委的推动下,我国LED产业取得了快速进步,产业规模一直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11年全行业总产值为1500亿元。“2003年开始,国内外延和芯片企业仅有厦门三安、大连路美、上海蓝光、蓝宝、山东华光、江西欣磊、石家庄13所等十几家企业。2003年中国LED总产量为200亿颗,行业发展10年后,国内外延和芯片厂家发展到近百家,2011年LED产值为1560亿元,其中外延和芯片部分产值为65亿元。”亚威朗光电(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闫春辉博士对记者表示。
在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技术水平也显著提升,量产的器件发光效率提高到110lm/W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不断缩小;封装技术向倒装、集成封装发展,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研制的金属有机源、蓝宝石衬底得到大规模应用,金属MOCVD样机研发成功。特别是我国硅基(硅衬底)LED技术水平和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电流密度35A/cm2下,硅衬底蓝光LED器件电光转换功率效率达到50%~55%,封装成冷白光LED器件,其发光流明效率达到120lm/W~130lm/W,达到了目前蓝宝石LED主流水平。在电流密度5A/cm2下,硅衬底蓝光LED器件电光转换功率效率达到55%~60%,封装成冷白光LED器件,其发光流明效率达到145lm/W~160lm/W。从小尺寸(0.2mm×0.2mm)芯片到功率型芯片(1.1mm×1.1mm)均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分别应用在彩屏、数码管、手电筒、球泡灯、路灯等方面。到目前为止,在硅基LED研究和产业两方面,我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政策助力
LED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当前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是与国家出台鼓励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分不开的。为支持LED和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在技术自主创新、技术升级改造、鼓励推广应用等方面长期给予重点扶持。
安徽泽润光电有限公司总裁陈和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级政府、机构对LED产业的扶持方式,已经从投资扶持为主转向市场应用推广扶持为主。“上到国务院最新发布的LED节能照明产品补贴模式,下到当前各地方政府逐渐淡出MOCVD产线投资补助模式而转向支持区域内企业对本区域新兴LED节能照明市场的率先占领,都佐证着应用端推动已取代投资端推动成为扶持LED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这既是一个产业发展转型期的重要标志,也意味着LED照明市场已经到达了大规模市场化应用的前夜。”陈和生表示。
作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LED和半导体照明作为重点内容,列入国家提出培育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之中。今年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节能惠民工程,国家财政对4项产品进行节能补贴,包括高效照明(含节能灯和LED灯)。7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12/2013年度财政补贴政策推广半导体(LED)照明产品。为支持LED和半导体照明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多年安排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作为支持LED的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措施,用于关键技术突破、工艺技术开发、测试方法研发和服务能力的提升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新形势下困扰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还很突出。短期内,产业出现阶段性和结构性产能过剩。长期内,困扰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尚未取得根本突破,产业结构依然不合理。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LED产业的发展之路将不会一帆风顺,产业正处于培育和发展的关键阶段。LED产业发展要遵循一定的生命周期和发展规律,产业快速发展后,要经历一定的调整。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是推动LED产业发展的双重动力。<
来源:互联网
http:www.cps800.com/news/35671.htm